马尔库塞的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8-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二、马尔库塞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的背景和理论来源 | 第14-19页 |
2.1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的背景 | 第14-15页 |
2.2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5-19页 |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第15-16页 |
2.2.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第16-17页 |
2.2.3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 第17-19页 |
三、单向度的人——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控诉 | 第19-27页 |
3.1 社会控制的新形式 | 第19-23页 |
3.1.1 工具理性控制下的科技异化之殇 | 第19-20页 |
3.1.2 社会批判的丧失 | 第20-21页 |
3.1.3 被全面管理的话语权 | 第21-23页 |
3.2 现代工业社会下人的迷失 | 第23-27页 |
3.2.1 虚假需要下的良心丧失 | 第23-24页 |
3.2.2 肯定文化下的对人的物质奴役 | 第24-25页 |
3.2.3 技术合理性支配的幸福意识 | 第25-27页 |
四、解放之路——如何实现人的解放 | 第27-39页 |
4.1 寻求真我:爱欲的解放 | 第27-32页 |
4.1.1 认识人的本质 | 第27-29页 |
4.1.2 突破压抑实现自我升华 | 第29-30页 |
4.1.3 爱欲的解放带来真正的幸福 | 第30-32页 |
4.2 突破束缚:科技异化的克服 | 第32-35页 |
4.2.1 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 第32-33页 |
4.2.2 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 | 第33-34页 |
4.2.3 科技异化的消除 | 第34-35页 |
4.3 生态救赎之道 | 第35-39页 |
4.3.1 对生态危机的批判 | 第35-36页 |
4.3.2 对自然的人道占有的看法 | 第36-37页 |
4.3.3 摆脱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 | 第37-39页 |
五、马尔库塞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的局限性及意义 | 第39-45页 |
5.1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的局限性 | 第39-40页 |
5.1.1 复归的人道主义 | 第39页 |
5.1.2 乌托邦式的幻想 | 第39-40页 |
5.2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40-42页 |
5.2.1 新的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研究维度的拓展 | 第40-41页 |
5.2.2 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的新内涵 | 第41-42页 |
5.3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解放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2-45页 |
5.3.1 加强对于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 | 第42-43页 |
5.3.2 合理对待自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