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化复杂岩体楔形破坏的群发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软弱结构面定义及力学性质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节理化岩质边坡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楔形体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路堑高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 第15-19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5-16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2.1.2 边坡稳定性现状 | 第15-16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18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2.2.2 地质构造 | 第16-17页 |
2.2.3 地层岩性 | 第17-18页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边坡岩体中软弱结构面类型及其性质研究 | 第19-26页 |
3.1 软弱结构面的类型 | 第19页 |
3.2 原生软弱结构面 | 第19-20页 |
3.3 构造软弱结构面 | 第20-21页 |
3.4 次生软弱结构面 | 第21-25页 |
3.4.1 风化软弱结构面 | 第21-23页 |
3.4.2 泥化软弱结构面 | 第23-24页 |
3.4.3 溶蚀软弱结构面 | 第24-2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节理化岩质边坡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分析 | 第26-38页 |
4.1 岩质边坡工程地质分区 | 第26页 |
4.1.1 分区原则 | 第26页 |
4.1.2 工程地质分区方案 | 第26页 |
4.2 研究区节理化复杂岩体特征 | 第26-37页 |
4.2.1 砂岩区节理化复杂岩体特征 | 第27-30页 |
4.2.2 灰岩区节理化复杂岩体特征 | 第30-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基于块体理论的群发性楔形破坏研究 | 第38-56页 |
5.1 基于块体理论法的楔形体研究 | 第38-43页 |
5.1.1 块体理论简介 | 第38页 |
5.1.2 楔形体块体运动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5.1.3 基于块体理论的楔形体定量评价 | 第39-43页 |
5.2 节理面强度参数获取 | 第43-46页 |
5.2.1 JRC-JCS模型 | 第43-44页 |
5.2.2 节理面粗糙度系数的确定 | 第44页 |
5.2.3 等效抗剪强度参数获取 | 第44-46页 |
5.3 群发性楔形破坏工程实例研究 | 第46-55页 |
5.3.1 群发性楔形破坏的位置及稳定性分析 | 第47-52页 |
5.3.2 楔形体群发性破坏模式分析 | 第52-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