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第11-13页
        1.2.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第11-13页
        1.2.2 空间分异第13页
    1.3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8页
        1.3.1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研究第13-14页
        1.3.2 国外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空间分布研究第14-16页
        1.3.3 我国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空间分布和均等化研究第16-18页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1 研究对象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第19-22页
        1.5.1 研究框架第19-21页
        1.5.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天河区住区发展历程和现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制度第22-34页
    2.1 天河区住区发展历程第22-26页
        2.1.1 1984-1990年:改革开放初期第22-23页
        2.1.2 1990-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第23-24页
        2.1.3 2000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期第24-26页
    2.2 天河区现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制度第26-31页
        2.2.1 规划编制第26-28页
        2.2.2 建设环节第28-29页
        2.2.3 移交运营环节第29-31页
    2.3 公共服务设施投资经费来源:第31-34页
        2.3.1 政府投入第31页
        2.3.2 开发商投入第31-32页
        2.3.3 企事业单位和集体投入第32页
        2.3.4 社会力量投入第32-34页
第三章、天河区经济空间格局与各街道的社会属性特征第34-41页
    3.1 天河区经济空间格局第34-35页
    3.2 天河区各街道的社区特征第35-41页
        3.2.1 各街道建筑年代分析第35-36页
        3.2.2 各街道人.密度分布及家庭户规模分析第36页
        3.2.3 各街道户籍及外来人.比例分析第36-37页
        3.2.4 各街道义务教育需求、老龄化程度分析第37-38页
        3.2.5 各街道人均住房建筑条件分析第38-39页
        3.2.6 各街道职业收入水平情况分析第39-41页
第四章、天河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分析第41-49页
    4.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分级第41-42页
    4.2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分析第42-49页
        4.2.1“核心-边缘”阶梯级递减分布特征第42-43页
        4.2.2 供给密度和服务分区第43-46页
        4.2.3 聚集特征显著第46-49页
第五章、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第49-70页
    5.1 天河社区多类型街区特征类型划分第49-54页
    5.2 各个分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第54-60页
        5.2.1 各区设施供应总量比较第54-56页
        5.2.2 各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特征第56-60页
    5.3 各类设施分布与街道属性相关性分析第60-69页
    5.4 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异的产生机制分析第70-83页
    6.1 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异的约束条件第71页
        6.1.1 自然地理环境第71页
        6.1.2 城市建设历史因素第71页
    6.2 供给政策分析:住房制度改革和城市规划第71-74页
        6.2.1 住房制度改革带来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调整第71-72页
        6.2.2 城市规划的因素:第72-74页
    6.3 供给主体分异第74-77页
        6.3.1 投资主体多元和主体利益的分化第74-75页
        6.3.2 决策主体和建设主体的分离第75-76页
        6.3.3 投资主体和经营效益的差异:第76-77页
    6.4 使用主体分异:第77-83页
        6.4.1 社会分层导致需求差异第77-78页
        6.4.2 主体需求的多元化第78-81页
        6.4.3 公民意识的加强第81-83页
第七章、结论第83-86页
    7.1 研究结论第83-84页
        7.1.1 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第83页
        7.1.2 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异的产生机制第83-84页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84-86页
        7.2.1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84页
        7.2.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附录第91-96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附件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网在智慧路灯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POE的广州城市核心节点可持续性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