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RBS型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边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弱轴连接节点第11-12页
    1.3 梁端削弱节点第12-14页
        1.3.1 梁端削弱节点的分类第12-14页
        1.3.2 梁端削弱节点的设计原理第14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4.1 工字形柱弱轴连接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2 RBS节点性能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ABAQUS模拟方法及研究第20-32页
    2.1 概述第20页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2.2.1 ABAQUS有限元软件的选用第20页
        2.2.2 单元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2.3 ABAQUS分析中的关键问题第21-25页
        2.3.1 材料本构模型第21-23页
        2.3.2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第23-24页
        2.3.3 螺栓预拉力的模拟与施加第24页
        2.3.4 接触问题第24-25页
        2.3.5 求解选项设置第25页
    2.4 有限元验证第25-31页
        2.4.1 单调荷载下RBS和BASE试件的验证分析第25-27页
        2.4.2 循环荷载下SP5试件的验证分析第27-29页
        2.4.3 循环荷载下ST-1 试件的验证分析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新型梁柱弱轴连接RBS节点的力学性能分析第32-48页
    3.1 节点的研究方法第32-33页
    3.2 有限元数据的处理方法第33-34页
        3.2.1 M的确定第33页
        3.2.2 ?的确定第33-34页
    3.3 M-?曲线分析第34-36页
    3.4 塑性转动能力第36-38页
    3.5 连接的综合分类第38-41页
        3.5.1 梁柱连接基于刚度的分类第38-39页
        3.5.2 梁柱连接基于强度及转动能力分类第39-40页
        3.5.3 梁柱连接的综合分类第40页
        3.5.4 试件综合分类第40-41页
    3.6 节点关键部位应力分布及发展状况第41-46页
        3.6.1 节点域的应力发展状况第41-42页
        3.6.2 蒙皮板的应力发展状况第42-44页
        3.6.3 柱加劲肋的应力发展状况第44页
        3.6.4 沿梁宽度方向上的应力分析第44-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新型梁柱弱轴连接RBS节点的变参数分析第48-111页
    4.1 轴压比的影响第48-51页
    4.2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影响第51-55页
    4.3 蒙皮板的影响第55-73页
        4.3.1 蒙皮板厚度的影响第55-67页
        4.3.2 蒙皮板高度的影响第67-72页
        4.3.3 蒙皮板尺寸公式的确定第72-73页
    4.4 钢材材性的影响第73-80页
        4.4.1 Q345钢材对破坏形态的影响第74-75页
        4.4.2 Q345钢材对滞回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4.4.3 Q345钢材对对接焊缝应力的影响第76-77页
        4.4.4 Q345钢材节点的刚度分类第77-78页
        4.4.5 钢材材性对节点性能的综合影响第78-80页
    4.5 蒙皮板尺寸公式的验证第80-81页
    4.6 RBS节点各削弱参数的影响第81-92页
        4.6.1 RA系列试件第82-85页
        4.6.2 RB系列试件第85-89页
        4.6.3 RC系列试件第89-92页
    4.7 柱腹板厚度的影响第92-95页
        4.7.1 节点的破坏形态和蒙皮板的应力分布第92-93页
        4.7.2 柱腹板厚度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第93-95页
    4.8 强轴弯矩的影响第95-100页
        4.8.1 节点的破坏形态和蒙皮板的应力分布第96-97页
        4.8.2 强轴弯曲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第97-98页
        4.8.3 强轴弯矩对弱轴连接焊缝处应力的影响第98-99页
        4.8.4 强轴弯距下弱轴连接的刚度分类第99-100页
    4.9 梁柱线刚度比的影响第100-108页
        4.9.1 柱刚度变化的影响第101-103页
        4.9.2 梁刚度变化的影响第103-107页
        4.9.3 梁柱线刚度比对节点性能的综合影响第107-108页
    4.10 本章小结第108-111页
第五章 新型梁柱弱轴连接节点的改进第111-121页
    5.1 梁翼缘削弱方式的改变第111-115页
        5.1.1 节点的破坏形态和部件应力分析第111-112页
        5.1.2 YKD试件的滞回性能分析第112-113页
        5.1.3 YKD试件对接焊缝处应力分析第113-114页
        5.1.4 YKD试件节点的刚度分类第114-115页
    5.2 RBS节点域的改进第115-119页
        5.2.1 节点的破坏形态和部件应力分布第116页
        5.2.2 GJ试件的滞回性能分析第116-118页
        5.2.3 GJ试件对接焊缝处应力分析第118-119页
        5.2.4 GJ试件节点的刚度分类第119页
    5.3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21-123页
    6.1 结论第121-122页
    6.2 展望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7页
附录第127-12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边坡失稳判据研究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梁—柱—板节点受力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