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2 操作性定义 | 第15-16页 |
1.3 目的 | 第16页 |
1.4 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6页 |
2.1 研究类型 | 第17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2.4 研究工具与测量指标 | 第21-23页 |
2.5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第23-24页 |
2.6 质量控制 | 第24页 |
2.7 伦理原则 | 第24-26页 |
3 结果 | 第26-37页 |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第26-27页 |
3.2 造口后3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 | 第27-30页 |
3.3 造口后6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 | 第30-32页 |
3.4 造口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自身比较与组间比较 | 第32-34页 |
3.5 造口3个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第34-37页 |
4 讨论 | 第37-41页 |
4.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第37页 |
4.2 群组管理可提高造口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自我效能 | 第37-39页 |
4.3 群组管理可提高造口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适应 | 第39页 |
4.4 群组管理可提高造口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生活质量 | 第39页 |
4.5 群组管理可降低造口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造口并发症 | 第39-40页 |
4.6 本研究局限性 | 第40页 |
4.7 本研究建议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综述 | 第49-60页 |
参考文献(综述)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70页 |
附录A | 第60-61页 |
附录B | 第61-62页 |
附录C | 第62-65页 |
附录D | 第65-66页 |
附录E | 第66-67页 |
附录F | 第67-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
个人信息 | 第70页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0页 |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