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主要概念辨析及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页 |
2.1.1 污水资源化 | 第19页 |
2.1.2 污水资源化利用中的政府作用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公共产品供给失衡和市场失灵理论 | 第20页 |
2.2.3 政府作用及宏观调控 | 第20-21页 |
2.2.4 公共产品定价原则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广州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3.1 广州市水资源及污水治理现状 | 第22-23页 |
3.1.1 广州市水资源状况 | 第22-23页 |
3.1.2 广州市污水治理状况 | 第23页 |
3.2 广州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历程 | 第23-26页 |
3.2.1 国内、外污水资源化利用概况 | 第23-24页 |
3.2.2 广州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 第24-26页 |
3.3 广州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发展的存在问题 | 第26-29页 |
3.3.1 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 第26页 |
3.3.2 利用率低下 | 第26-27页 |
3.3.3 供应渠道不畅 | 第27页 |
3.3.4 应用技术和安全保障不够成熟 | 第27页 |
3.3.5 社会及公众认识不够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广州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中的政府作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41页 |
4.1 广州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中的政府作用现状 | 第29-31页 |
4.1.1 政策及法规管控 | 第29-30页 |
4.1.2 行业引导 | 第30页 |
4.1.3 市场管理 | 第30-31页 |
4.1.4 水价调控 | 第31页 |
4.2 广州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中政府作用的问题分析 | 第31-41页 |
4.2.1 缺乏系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31-34页 |
4.2.2 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 第34-35页 |
4.2.3 政府角色定位模糊 | 第35-36页 |
4.2.4 建设配套资金筹措困难 | 第36-37页 |
4.2.5 价格体系和收费机制未完善 | 第37-39页 |
4.2.6 缺乏完善市场化体系 | 第39页 |
4.2.7 宣传、教育推广力度不足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启示 | 第41-47页 |
5.1 国外发展经验 | 第41-44页 |
5.1.1 巴黎污水资源化利用中的政府作用 | 第41页 |
5.1.2 以色列污水资源化利用中的政府作用 | 第41-42页 |
5.1.3 日本污水资源化利用中的政府作用 | 第42-43页 |
5.1.4 美国污水资源化利用中的政府作用 | 第43-44页 |
5.2 国内发展经验 | 第44-45页 |
5.2.1 北京污水资源化利用中的政府作用 | 第44页 |
5.2.2 天津污水资源化利用中的政府作用 | 第44-45页 |
5.3 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45-47页 |
第六章 完善广州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 | 第47-55页 |
6.1 建立完善水资源系统管理模式 | 第47-48页 |
6.1.1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 | 第47页 |
6.1.2 成立管理部门和执行主体 | 第47-48页 |
6.2 设立合理产品定价及成本补偿机制 | 第48-49页 |
6.2.1 建立有效的水资源收费体系 | 第48页 |
6.2.2 强化对企业建立成本监审制度 | 第48-49页 |
6.2.3 增加成本核算及价格决策的透明度 | 第49页 |
6.3 强化水质安全监督管理 | 第49-50页 |
6.3.1 开展对再生水安全评估研究 | 第49页 |
6.3.2 设立再生水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 第49页 |
6.3.3 形成水资源安全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 第49-50页 |
6.4 建立并完善用户导向的市场化体系 | 第50-51页 |
6.4.1 建立污水资源化利用市场 | 第50页 |
6.4.2 实行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运作模式 | 第50页 |
6.4.3 强化用户的管制 | 第50-51页 |
6.5 健全法律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标准 | 第51-52页 |
6.5.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第51页 |
6.5.2 发挥关联政策法规的协同作用 | 第51页 |
6.5.3 确保政策法规落地 | 第51-52页 |
6.6 明确政府定位及作用,设定长期政策目标 | 第52-55页 |
6.6.1 重新审视政府定位 | 第52页 |
6.6.2 完善系统化监管 | 第52-53页 |
6.6.3 加强政策引导 | 第53页 |
6.6.4 加大公众宣传推广 | 第53页 |
6.6.5 确立长远的规划和政策目标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