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7-2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9页 |
(一) 亲师互动是幼儿教育的必然选择 | 第7-8页 |
(二) 对乡村幼儿园亲师互动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8-9页 |
(三) 笔者的个人兴趣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三) 个人意义 | 第10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0-20页 |
(一) 关于乡村幼儿园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二) 关于亲师互动的研究 | 第13-18页 |
(三) 关于乡村幼儿园亲师互动的研究 | 第18-19页 |
(四) 关于乡村文化的研究 | 第19-20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20-26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59页 |
一、L园基本情况介绍 | 第26-31页 |
(一) L园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 第26页 |
(二) L园的基本情况 | 第26-31页 |
二、乡村幼儿园亲师“为何互动”及亲师关系考察 | 第31-41页 |
(一) 乡村幼儿园亲师“为何互动”:互动主题的形成 | 第31-33页 |
(二) 不同互动主题下的亲师关系考察 | 第33-41页 |
三、乡村幼儿园亲师“如何互动”及亲师关系考察 | 第41-48页 |
(一) 直接的面谈和电话互动:和谐关系 | 第42-44页 |
(二) 面谈中和谐向冲突转变的过度阶段——不满情绪 | 第44-45页 |
(三) 间接的以校车为中介的互动:冲突关系 | 第45-48页 |
四、乡村幼儿园亲师“互动带来了什么?” | 第48-59页 |
(一) 亲师互动的直接结果 | 第48-53页 |
(二) 亲师关系的特征 | 第53-59页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反思 | 第59-68页 |
一、讨论 | 第59-67页 |
(一) 从权力关系视角看待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上”与“下” | 第59-62页 |
(二) 从社会变迁视角看待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亲”与“疏” | 第62-64页 |
(三) 从空间看待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与“离” | 第64-66页 |
(四) 农村与城市亲师关系的总体比较 | 第66-67页 |
二、反思 | 第67-68页 |
(一) 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67页 |
(二) 对研究结果与分析的反思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A | 第73-74页 |
附录B | 第74-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