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音乐与舞蹈民族性融合的发展与探索 | 第10-15页 |
(一) 概述近现代中国芭蕾舞剧创作的民族性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1. 孕育在东方土壤中的艺术舶来品 | 第10-11页 |
2.中国芭蕾舞剧民族性创作的领跑者——三大芭蕾舞剧 | 第11-12页 |
(1) 《鱼美人》 | 第11页 |
(2) 《红色娘子军》 | 第11-12页 |
(3) 《白毛女》 | 第12页 |
(二)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音乐与舞蹈民族性融合的创作根基 | 第12-15页 |
1. 成功的音乐创作成就经典中的经典 | 第12-13页 |
2. 融合的舞蹈创作等同于艺术的创新 | 第13-15页 |
二、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音乐与舞蹈民族性融合的现状分析 | 第15-19页 |
(一)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音乐的民族性 | 第15-16页 |
1. 舞剧音乐的风格 | 第15页 |
2. 舞剧音乐的节奏 | 第15-16页 |
3. 舞剧音乐的韵律 | 第16页 |
(二)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舞蹈的民族性 | 第16-18页 |
1. 民族性舞蹈题材的选择 | 第17页 |
2. 民族性舞蹈语汇的提炼 | 第17-18页 |
(三) 突破传统、中西合璧的民族性融合 | 第18-19页 |
1. 传承古典,着眼民族——芭蕾舞剧《二泉映月》 | 第18页 |
2. 突破程式,融入民族——芭蕾舞剧《精卫》 | 第18-19页 |
三、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音乐与舞蹈民族性融合的发展策略 | 第19-23页 |
(一) 继承古典芭蕾舞剧传统,坚持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融合 | 第19-20页 |
(二) 与时代同步,发展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融合 | 第20-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后记 | 第27-2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