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盲信号分离 | 第11-13页 |
1.2.2 计算听觉场景分析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计算听觉场景分析模型 | 第16-24页 |
2.1 听觉生理结构 | 第16-18页 |
2.1.1 外耳 | 第16-17页 |
2.1.2 中耳 | 第17页 |
2.1.3 内耳 | 第17-18页 |
2.2 听觉场景分析 | 第18-20页 |
2.2.1 同时组合 | 第18-19页 |
2.2.2 序列组合 | 第19-20页 |
2.2.3 听觉场景分析的准则 | 第20页 |
2.3 计算听觉场景的分类 | 第20-22页 |
2.3.1 数据驱动型CASA | 第20-21页 |
2.3.2 图式驱动型CASA | 第21-22页 |
2.4 声音分离线索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CASA和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分离 | 第24-46页 |
3.1 听觉外围 | 第24-30页 |
3.1.1 模拟人耳滤波器组 | 第24-27页 |
3.1.2 内耳毛细胞的发放特性和Meddis模型 | 第27-30页 |
3.2 特征提取 | 第30-35页 |
3.2.1 耳间时间差ITD | 第30-34页 |
3.2.2 耳间强度差IID | 第34-35页 |
3.3 听觉组织 | 第35-39页 |
3.3.1 听觉掩蔽效应 | 第35-36页 |
3.3.2 确定声音分离线索 | 第36-37页 |
3.3.3 利用ITD确定有效时频段 | 第37-38页 |
3.3.4 利用IID确定有效时频段 | 第38-39页 |
3.4 波形合成 | 第39-40页 |
3.5 声音分离的衡量标准 | 第40-41页 |
3.6 改进前后的效果对比 | 第41-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语音分离系统的优化 | 第46-58页 |
4.1 系统流程 | 第46-48页 |
4.2 参数的优化 | 第48-56页 |
4.2.1 ITD对应参数μ的优化 | 第48-51页 |
4.2.2 IID对应参数β的优化 | 第51-53页 |
4.2.3 IID对应参数η的优化 | 第53-55页 |
4.2.4 理想参数的选择 | 第55-56页 |
4.3 误差分析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