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化背景下养老资源供给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研究体系结构 | 第16-20页 |
·采用的理论、数据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7-20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基本概念 | 第20-23页 |
·农民群体 | 第20-21页 |
·家庭及家庭结构 | 第21-22页 |
·养老模式 | 第22-23页 |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家庭养老理论 | 第23-24页 |
·社区治理理论 | 第24页 |
·公共支出理论 | 第24-25页 |
·激励相容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农村家庭结构与养老关系分析 | 第26-36页 |
·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的基础地位和面临的挑战分析 | 第26-28页 |
·家庭在我国农村养老中的基础地位分析 | 第26-27页 |
·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面临的挑战分析 | 第27-28页 |
·我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化状况分析 | 第28-35页 |
·农村家庭结构之规模与代际的历史变迁分析 | 第28-31页 |
·农村家庭结构之规模与代际的未来趋势分析 | 第31-33页 |
·农村家庭结构之经济层面变化分析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农村家庭结构变化对养老资源需求的影响分析 | 第36-44页 |
·纯农户家庭结构变化下的养老资源需求分析 | 第37-39页 |
·经济支持层面的分析 | 第37-38页 |
·生活照料层面的分析 | 第38-39页 |
·精神慰藉层面的分析 | 第39页 |
·农民工户家庭结构变化下的养老资源需求分析 | 第39-41页 |
·经济支持层面的分析 | 第40页 |
·生活照料层面的分析 | 第40-41页 |
·精神慰藉层面的分析 | 第41页 |
·个体工商户家庭结构变化下的养老资源需求分析 | 第41-42页 |
·经济支持层面的分析 | 第41-42页 |
·生活照料层面的分析 | 第42页 |
·精神慰藉层面的分析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农村家庭结构变化对养老资源供给的影响分析 | 第44-52页 |
·纯农户家庭结构变化下的养老资源供给分析 | 第44-47页 |
·经济支持层面的分析 | 第44-45页 |
·生活照料层面的分析 | 第45-46页 |
·精神慰藉层面的分析 | 第46-47页 |
·农民工户家庭结构变化对养老资源供给的影响 | 第47-49页 |
·经济支持层面的分析 | 第47-48页 |
·生活照料层面的分析 | 第48页 |
·精神慰藉层面的分析 | 第48-49页 |
·个体工商户家庭结构变化对养老资源供给的影响 | 第49-50页 |
·经济支持层面的分析 | 第49页 |
·生活照料层面的分析 | 第49-50页 |
·精神慰藉层面的分析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农村家庭供给养老资源的困境及其化解分析 | 第52-60页 |
·农村家庭供给养老资源的困境分析 | 第52-53页 |
·化解家庭供给养老资源困境的意义 | 第53-55页 |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迫切要求 | 第53页 |
·发展我国经济的现实选择 | 第53-54页 |
·增强合作收益的有效途径 | 第54-55页 |
·优化养老资源供给的政策建议 | 第55-57页 |
·明确家庭养老的基础性地位 | 第55页 |
·发挥社区养老的积极作用 | 第55-56页 |
·加大政府在农村的公共财政支出 | 第56-57页 |
·总结 | 第57-6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0-62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0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个案访谈提纲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