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环氧化合物与环状酸酐共聚合反应及聚酯改性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2页
    1.1 前言第15页
    1.2 聚酯合成第15-19页
        1.2.1 缩聚第15-16页
        1.2.2 内酯、交酯的开环聚合第16-17页
        1.2.3 环氧化合物和环状酸酐的开环聚合反应第17-19页
    1.3 环氧化合物和环状酸酐开环共聚合催化剂第19-27页
        1.3.1 无机盐催化剂第19页
        1.3.2 有机催化剂第19-25页
            1.3.2.1 非金属有机催化剂第20页
            1.3.2.2 烷基金属配合物第20-22页
            1.3.2.3 β-二亚胺锌第22页
            1.3.2.4 金属卟啉催化剂第22-23页
            1.3.2.5 SalenMX 催化剂第23-25页
        1.3.3 其他催化剂第25-27页
            1.3.3.1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第25-26页
            1.3.3.2 稀土催化剂第26页
            1.3.3.3 酶催化剂第26-27页
    1.4 环氧化合物和环状酸酐开环聚合机理第27-30页
        1.4.1 无催化剂体系聚合第27-28页
        1.4.2 阴离子聚合机理第28页
        1.4.3 阳离子聚合机理第28-29页
        1.4.4 配位聚合机理第29-30页
    1.5 环氧化合物和环状酸酐聚合物的化学改性第30-31页
    1.6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1-32页
第二章 环氧化合物和环状酸酐共聚合反应第32-47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第32-33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33页
        2.2.3 计算第33页
        2.2.4 戊二酸锌(ZnGA)的制备第33-34页
        2.2.5 聚酯的制备第34-35页
            2.2.5.1 催化环氧化合物和环状酸酐聚合反应第34页
            2.2.5.2 戊二酸锌、环氧丙烷和环状酸酐串联法聚合反应第34-35页
            2.2.5.3 氧化锌、戊二酸、环氧丙烷和环状酸酐一锅法聚合反应第35页
        2.2.6 原料与产物的性能测试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6页
        2.3.1 戊二酸锌催化环氧丙烷和环状酸酐共聚合反应第35-37页
        2.3.2 环氧丙烷和环状酸酐串联法聚合反应第37-38页
        2.3.3 氧化锌、戊二酸、环氧丙烷和环状酸酐一锅法聚合反应第38-39页
        2.3.4 氧化锌催化环氧丙烷和环状酸酐共聚合反应第39-42页
            2.3.4.1 各类催化剂对聚合的影响第39-41页
            2.3.4.2 单体摩尔比对聚合的影响第41页
            2.3.4.3 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第41-42页
            2.3.4.4 反应时间对聚合的影响第42页
        2.3.5 单体结构对聚合的影响第42-43页
        2.3.6 ZnO 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43-46页
    2.4 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琥珀酸酐制备不饱和聚酯及聚酯改性第47-58页
    3.1 前言第47-48页
    3.2 实验内容第48-50页
        3.2.1 材料第48页
        3.2.2 仪器与设备第48-49页
        3.2.3 制备第49-50页
            3.2.3.1 戊二酸锌催化剂的制备第49页
            3.2.3.2 琥珀酸酐与环氧化合物的制备第49页
            3.2.3.3 环氧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琥珀酸酐三元聚合反应第49页
            3.2.3.4 巯基点击反应第49-50页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5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0-57页
        3.4.1 聚合物结构表征第50-53页
        3.4.2 聚合物的反应条件第53-55页
        3.4.3 三元共聚合反应第55-56页
        3.4.4 点击反应第56-57页
    3.5 结论第57-58页
第四章 环氧氯丙烷和环状酸酐共聚合反应第58-67页
    4.1 前言第58页
    4.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58-59页
            4.2.1.1 试剂第58-59页
            4.2.1.2 仪器与设备第59页
        4.2.2 实验过程第59页
            4.2.2.1 催化剂戊二酸锌(ZnGA)的合成第59页
            4.2.2.2 戊二酸锌催化环氧氯丙烷和不同环状酸酐共聚合反应第59页
            4.2.2.3 测试表征第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6页
        4.3.1 聚合物结构表征第59-62页
        4.3.2 聚合物反应条件对聚合物 P(MAnECH)的影响第62-64页
            4.3.2.1 反应温度第62-63页
            4.3.2.2 反应时间第63-64页
            4.3.2.3 不同催化剂第64页
        4.3.3 P(MAnECH)聚合物交联机理的探讨第64-66页
    4.4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环氧氯丙烷和琥珀酸酐聚合所得聚酯接枝聚合第67-78页
    5.1 前言第67页
    5.2 实验内容第67-70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67-68页
            5.2.1.1 试剂第67-68页
            5.2.1.2 仪器与设备第68页
        5.2.2 实验步骤第68-69页
            5.2.2.1 戊二酸锌(ZnGA)催化剂的制备第68页
            5.2.2.2 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第68-69页
            5.2.2.3 原子自由基转移(ATRP)接枝聚合第69页
            5.2.2.4 热引发接枝聚合反应第69页
        5.2.3 测试表征第69-70页
        5.2.4 计算第70页
    5.3 结果讨论第70-77页
        5.3.1 接枝聚合物 PSAECH-g-St 的结构表征第70-73页
        5.3.2 接枝聚合物 PSAECH-g-St 的反应条件第73-74页
        5.3.3 PSAECH 接枝 MMA 和 AA 的聚合反应第74-77页
    5.4 小结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93页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93-94页
    一、发表的论文第93页
    二、参与科研项目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u-Al-Ni和Cu-Zn-Al多孔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缺失数据下极限学习机改进算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