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 | 第8-18页 |
1.2.1 晶体结构和相变 | 第8-13页 |
1.2.2 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 | 第13-16页 |
1.2.3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 多孔金属的制备及性能 | 第18-20页 |
1.4 多孔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性能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2 合金铸锭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 造孔剂预制体的制备 | 第23页 |
2.4 多孔合金的制备 | 第23-24页 |
2.5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2.5.1 金相显微镜(OM)分析 | 第24页 |
2.5.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4页 |
2.5.3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4页 |
2.5.4 差热扫描(DSC)分析 | 第24-25页 |
2.6 多孔合金的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2.6.1 密度测试及孔隙率计算 | 第25页 |
2.6.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2.7 多孔合金的训练 | 第26-28页 |
第3章 铜基多孔合金的制备及组织 | 第28-53页 |
3.1 前言 | 第28页 |
3.2 合金铸锭的制备 | 第28-37页 |
3.2.1 Cu-Al-Ni 合金铸锭的制备 | 第28-33页 |
3.2.2 Cu-Zn-Al 合金铸锭的制备 | 第33-37页 |
3.3 Cu-Al-Ni 多孔合金的制备 | 第37-49页 |
3.3.1 Cu-Al-Ni 多孔合金的制备工艺的探究 | 第37-43页 |
3.3.2 Cu-Zn-Al 多孔合金的制备工艺的探究 | 第43-49页 |
3.4 铜基多孔合金的压缩性能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Cu-Al-Ni 多孔合金性能测试 | 第53-68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多孔合金的吸能特性 | 第53-55页 |
4.3 多孔合金的超弹性 | 第55-62页 |
4.3.1 温度对超弹性的影响 | 第55-59页 |
4.3.2 载荷对超弹性的影响 | 第59页 |
4.3.3 孔隙率对超弹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4 超弹性训练对超弹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5 热-机械训练对超弹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4.4 Cu-Al-Ni 多孔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的研究 | 第62-65页 |
4.4.1 孔隙率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2 热-机械训练对形状记忆合金的影响 | 第63-65页 |
4.4.3 超弹性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 第65页 |
4.5 Cu-Al-Ni 多孔合金的工程意义 | 第65-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