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附录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干旱胁迫对棉花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3.1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作物形态识别 | 第16-17页 |
1.3.2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作物生长参数的识别 | 第17-18页 |
1.3.3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作物营养成分监测 | 第18-19页 |
1.3.4 计算机视觉在作物水分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2-35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22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2-24页 |
2.2.1 棉花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盆栽试验 1) | 第22-23页 |
2.2.2 棉花冠层投影面积和光合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盆栽试验 2) | 第23页 |
2.2.3 棉花冠层群体颜色特征值及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大田试验) | 第23-24页 |
2.3 测定项目与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2.3.1.棉花干物质及植株含水量的测定 | 第24页 |
2.3.2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2.3.3 可溶性蛋白含量铡定 | 第24-25页 |
2.3.4 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25页 |
2.3.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2.3.6 棉花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5页 |
2.4 图像获取方法 | 第25-27页 |
2.4.1 图像获取装置 | 第25页 |
2.4.2 图像获取方式 | 第25-27页 |
2.5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软件设计 | 第27-34页 |
2.5.1 彩色空间及颜色空间转换 | 第27-28页 |
2.5.2 棉花冠层图像背景去除及颜色特征值的提取算法 | 第28-30页 |
2.5.3 棉花冠层颜色特征值提取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 第30-34页 |
2.6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5-48页 |
3.1 干旱胁迫对盆栽棉花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5-41页 |
3.1.1 干旱胁迫对盆栽棉花蕾期和初花期棉花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2 干旱胁迫对蕾期和初花期棉花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3 干旱胁迫对蕾期和初花期棉花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4 干旱胁迫对蕾期和初花期棉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8页 |
3.1.5 干旱胁迫对蕾期和初花期棉花植株含水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6 棉花干旱生理指标与植株含水量的相关关系 | 第39-40页 |
3.1.7 棉花干旱生理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 第40-41页 |
3.2 干旱胁迫对大田棉花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1-46页 |
3.2.1 干旱胁迫对棉花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2 干旱胁迫对棉花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3 干旱胁迫对棉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4 干旱胁迫对棉花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4页 |
3.2.5 干旱胁迫对棉花植株含水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6 大田棉花干旱生理指标与植株含水量的相关关系 | 第45-46页 |
3.3. 讨论 | 第46-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棉花干旱诊断 | 第48-64页 |
4.1 基于不同颜色特征值的盆栽棉花干旱诊断模型 | 第48-54页 |
4.1.1 盆栽不同时期干旱处理棉花颜色特征值 | 第48-50页 |
4.1.2 干旱胁迫下盆栽棉花颜色特征值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3页 |
4.1.3 盆栽棉花颜色特征值与生理指标间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4.2 基于灰板校正的大田棉花冠层颜色特征值的干旱预测模型 | 第54-60页 |
4.2.1 颜色特征值与棉花植株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4.2.2 基于灰板校正的颜色特征值归一化处理及校正后数据转换 | 第55-57页 |
4.2.3 不同生育时期灰板校正前后植株含水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57-60页 |
4.3 讨论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基于颜色特征值的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预测模型及检验 | 第64-73页 |
5.1 盆栽棉花基于图像颜色特征值的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预测模型 | 第64-66页 |
5.1.1 颜色特征值与盆栽棉花土壤相对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4-65页 |
5.1.2 盆栽棉花土壤相对含水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5.2 大田棉花基于图像颜色特征值的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第66-71页 |
5.2.1 颜色特征值与土壤相对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6-67页 |
5.2.2 灰板校正及校正后数据转换 | 第67页 |
5.2.3 不同生育时期灰板校正前、后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第67-68页 |
5.2.4 基于灰板校正的土壤含水量的通用预测模型 | 第68-71页 |
5.3 讨论 | 第71-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应用冠层投影面积进行棉花干旱诊断 | 第73-80页 |
6.1 盆栽棉花冠层图像的获取与处理 | 第73-74页 |
6.2 冠层投影面积的计算 | 第74页 |
6.3 生理参数的测定 | 第74页 |
6.4 结果与分析 | 第74-78页 |
6.4.1 绝对投影面积的变化情况 | 第74-75页 |
6.4.2 相对投影面积的变化情况 | 第75-76页 |
6.4.3 棉花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76-77页 |
6.4.4 棉花冠层投影面积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对应关系 | 第77-78页 |
6.5 讨论 | 第78-7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采用灰板校正的计算机视觉预测棉花叶绿素含量 | 第80-88页 |
7.1 不同时期棉花叶绿素含量 | 第80-81页 |
7.2 颜色特征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关关系 | 第81-83页 |
7.3 灰板校正及不同时期颜色特征参数的归一化处理 | 第83页 |
7.4 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 | 第83-85页 |
7.5 叶绿素预测模型的校验 | 第85-86页 |
7.6 讨论 | 第86-87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88-91页 |
8.1 结论 | 第88-90页 |
8.2 创新点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作者简介 | 第101-102页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