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0-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冬瓜子的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1. 冬瓜子原植物 | 第16-17页 |
2 冬瓜子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 第17-20页 |
3. 冬瓜子的化学成分 | 第20-22页 |
4. 冬瓜子的药理研究 | 第22-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冬瓜子的营养成分研究 | 第27-37页 |
1. 冬瓜子氨基酸分析 | 第27-30页 |
1.1 材料与仪器 | 第27-28页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28-29页 |
1.3 讨论 | 第29-30页 |
2. 冬瓜子脂肪酸分析 | 第30-32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0-31页 |
2.3 讨论 | 第31-32页 |
3. 冬瓜子无机元素分析 | 第32-34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32页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2-33页 |
3.3 讨论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冬瓜子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37-68页 |
1. 冬瓜子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研究 | 第37-41页 |
1.1 材料与仪器 | 第37-38页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8-39页 |
1.3 讨论 | 第39-41页 |
2. 冬瓜子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测定 | 第41-43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41页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1-42页 |
2.3 讨论 | 第42-43页 |
3. 冬瓜子瓜氨酸、总皂苷、总酚含量测定 | 第43-55页 |
3.1 冬瓜子瓜氨酸含量测定 | 第43-47页 |
3.1.1 材料与仪器 | 第43-44页 |
3.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4-46页 |
3.1.3 讨论 | 第46-47页 |
3.2 冬瓜子总皂苷含量测定 | 第47-51页 |
3.2.1 材料与仪器 | 第47-48页 |
3.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8-51页 |
3.2.3 讨论 | 第51页 |
3.3 冬瓜子总酚含量测定 | 第51-55页 |
3.3.1 材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3.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2-55页 |
3.3.3 讨论 | 第55页 |
4. 冬瓜子指纹图谱研究 | 第55-65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56页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6-64页 |
4.3 讨论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第四章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综述 | 第68-91页 |
1.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第68-81页 |
1.1 前列腺炎分类 | 第68-69页 |
1.2 流行病学 | 第69-70页 |
1.3 病因与发病机制究 | 第70-74页 |
1.4 诊断 | 第74-76页 |
1.5 治疗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第81-91页 |
2.1 前列腺的生理功能 | 第81-82页 |
2.2 中医学关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名的探讨 | 第82页 |
2.3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探讨 | 第82-85页 |
2.4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证型 | 第85-87页 |
2.5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第五章 冬瓜子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效研究 | 第91-111页 |
1. 冬瓜子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实验 | 第91-94页 |
1.1 材料与仪器 | 第91-92页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92-93页 |
1.3 讨论 | 第93-94页 |
2. 冬瓜子提取物对实验性 CBP 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第94-99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94页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94-98页 |
2.3 讨论 | 第98-99页 |
3. 冬瓜子提取物对实验性 CBP 大鼠前列腺组织 WBC、SPL 计数的影响 | 第99-101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99-100页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00-101页 |
3.3 讨论 | 第101页 |
4. 冬瓜子提取物对实验性 CBP 大鼠前列腺组织 TNF-α、IL-6、ICAM-1 的影响 | 第101-105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101-102页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02-105页 |
5.冬瓜子提取物对实验性 CBP 大鼠前列腺组织 SOD、MDA 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5.1 材料与仪器 | 第105-106页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06-108页 |
5.3 讨论 | 第108页 |
小结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1页 |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一、论文创新点 | 第111页 |
二、展望 | 第111-113页 |
附录 | 第113-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