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 前言 | 第13-14页 |
2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概述 | 第14-17页 |
2.1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来源 | 第14页 |
2.2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结构 | 第14-15页 |
2.3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性质 | 第15-17页 |
3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纯化 | 第17-19页 |
4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成熟机制 | 第19-21页 |
5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应用 | 第21-25页 |
5.1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5.2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在医药中的应用 | 第22页 |
5.3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在共价修饰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6.1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6.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代谢特征 | 第27-40页 |
1 前言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1 材料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3.1 两菌种发酵代谢特征比较 | 第32-33页 |
3.2 两菌种发酵产蛋白酶对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两菌种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特点 | 第34-35页 |
3.4 茂源链霉菌代谢蛋白质组分对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38页 |
5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纯化 | 第40-66页 |
1 前言 | 第40-41页 |
2 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2.1 材料 | 第4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3 结果分析 | 第44-63页 |
3.1 工业分离提取谷氨酰胺转胺酶工艺特征 | 第44-45页 |
3.2 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优化 | 第45-56页 |
3.3 离子强度对疏水层析精细纯化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 | 第56页 |
3.4 离子交换层析线性和梯度洗脱比较 | 第56-58页 |
3.5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纯化工艺放大 | 第58-63页 |
3.6 发酵液中其他蛋白质对纯化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 | 第63页 |
4 讨论 | 第63-64页 |
5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性质比较 | 第66-79页 |
1 前言 | 第66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6-6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8-76页 |
3.1 谷氨酰胺转胺酶分子量的测定 | 第68-69页 |
3.2 谷氨酰胺转胺酶等电点的测定 | 第69-70页 |
3.3 谷氨酰胺转胺酶活性最适pH和pH稳定性 | 第70-71页 |
3.4 谷氨酰胺转胺酶活性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 第71-73页 |
3.5 金属离子和抑制剂对谷氨酰胺转胺酶活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3.6 谷氨酰胺转胺酶动力学 | 第74-75页 |
3.7 谷氨酰胺转胺酶对酪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 第75-76页 |
4 讨论 | 第76-77页 |
5 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酶原成熟的初步探究 | 第79-96页 |
1 前言 | 第79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9-8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80-8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1-93页 |
3.1 发酵液中酶原成熟的特点 | 第81-83页 |
3.2 pH和温度对发酵液中酶原成熟的影响 | 第83-86页 |
3.3 抑制剂对发酵液中酶原成熟的影响 | 第86-87页 |
3.4 乙醇沉淀后酶原成熟的特点 | 第87-91页 |
3.5 谷氨酰胺转胺酶酶原分离纯化 | 第91-92页 |
3.6 酶原对谷氨酰胺转胺酶活性影响 | 第92-93页 |
4 讨论 | 第93-95页 |
5 小结 | 第95-96页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附录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