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公交场站分类标准及其特性概述 | 第14-19页 |
2.1 公交中途站的形式及特征 | 第14-15页 |
2.2 常规公交首末站的设计标准和功能配置 | 第15-16页 |
2.3 公交枢纽站的功能定位 | 第16-17页 |
2.4 公交停车场的建设标准和规划方法 | 第17-18页 |
2.5 公交保养厂的设计标准与功能定位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公交场站规划设计发展方向探讨 | 第19-34页 |
3.1 公交场站设施的新型发展方向 | 第19页 |
3.2 新技术载体为公交中途站设计带来的变革 | 第19-21页 |
3.3 功能不断完善的公交首末站设计 | 第21-23页 |
3.4 多元化发展的公交枢纽站定位 | 第23-26页 |
3.4.1 彰显功能效用的超大型公交枢纽站 | 第24-25页 |
3.4.2 满足多种交通方式结合的立体交叉设计 | 第25页 |
3.4.3 商业开发与基础服务并重的发展新模式 | 第25-26页 |
3.5 突破原有设计局限的新型公交停车场 | 第26-29页 |
3.5.1 传统地面停车场的功能提升与完善 | 第27页 |
3.5.2 基于土地利用集约化的立体发展方式 | 第27-29页 |
3.6 综合性公交保养厂的发展模式剖析 | 第29-34页 |
3.6.1 实现多种功能共存的综合性保养设施 | 第29-32页 |
3.6.2 基于新技术、新方法的规划设计新形势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今后公交场站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与思考 | 第34-41页 |
4.1 今后规划设计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 第34-36页 |
4.1.1 土地供应与产权归属的矛盾 | 第34页 |
4.1.2 规划控制指标不足的矛盾 | 第34-35页 |
4.1.3 规划与建设周期不协调的矛盾 | 第35页 |
4.1.4 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之间不同步的矛盾 | 第35-36页 |
4.2 今后公交场站规划设计应坚持的几点原则 | 第36页 |
4.3 应对策略和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 第36-41页 |
4.3.1 基于新兴技术促进公交场站环境影响最小化 | 第36-38页 |
4.3.2 通过功能整合与互补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性 | 第38-39页 |
4.3.3 从施政理政角度重视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共同发展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综合性公交设施规划设计的探索 | 第41-49页 |
5.1 天津公交蓟州服务中心项目案例剖析 | 第41-42页 |
5.2 规划设计方案及功能分析 | 第42-45页 |
5.3 创新性探索和优劣对比 | 第45-49页 |
5.3.1 规划前瞻性要以政策支持为保障 | 第45-46页 |
5.3.2 创新采用补贴形式解决土地供地费用问题 | 第46页 |
5.3.3 功能规划服从未来管理模式 | 第46-47页 |
5.3.4 投资主体和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 第47页 |
5.3.5 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