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2.1 物联网、物联网产业及物联网产业链的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1.2.2 物联网产业组织驱动力研究 | 第15-17页 |
1.2.3 物联网产业组织形态研究 | 第17-18页 |
1.2.4 物联网产业效益研究 | 第18-21页 |
1.2.5 SCP 范式及其拓展范式的应用研究 | 第21-27页 |
1.3 研究方法、框架及内容 | 第27-3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28-30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30-32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 M-SCP 范式构建 | 第32-41页 |
2.1 物联网产业组织 | 第32页 |
2.2 产业组织理论演进 | 第32-35页 |
2.3 SCP 范式原理及评价 | 第35-37页 |
2.3.1 SCP 范式原理 | 第35-36页 |
2.3.2 SCP 范式评价 | 第36-37页 |
2.4 物联网产业组织的“M-SCP”范式 | 第37-41页 |
2.4.1 “M-SCP”范式的来源 | 第37-38页 |
2.4.2 物联网产业组织“M-SCP”范式的构建 | 第38-41页 |
第3章 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 第41-56页 |
3.1 世界物联网产业的演进历程及现状 | 第41-48页 |
3.1.1 世界物联网产业的演进历程 | 第41-42页 |
3.1.2 世界物联网产业现状 | 第42-48页 |
3.2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第48-51页 |
3.3 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现状 | 第51-56页 |
第4章 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组织的 M-SCP 分析 | 第56-110页 |
4.1 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组织驱动力分析 | 第56-77页 |
4.1.1 产业组织驱动力的概念 | 第56页 |
4.1.2 产业组织驱动力的指标分析 | 第56-75页 |
4.1.3 分析结果 | 第75-77页 |
4.2 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分析 | 第77-91页 |
4.2.1 市场结构的概念 | 第77页 |
4.2.2 市场结构的指标分析 | 第77-90页 |
4.2.3 分析结果 | 第90-91页 |
4.3 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组织市场行为分析 | 第91-97页 |
4.3.1 市场行为的概念 | 第91页 |
4.3.2 市场行为的指标分析 | 第91-96页 |
4.3.3 分析结果 | 第96-97页 |
4.4 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组织市场绩效分析 | 第97-106页 |
4.4.1 市场绩效的概念 | 第97页 |
4.4.2 市场绩效的指标分析 | 第97-105页 |
4.4.3 分析结果 | 第105-106页 |
4.5 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组织与市场绩效之间的一般关系 | 第106-110页 |
第5章 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组织的优化原则、对策及启示 | 第110-121页 |
5.1 优化原则 | 第110-112页 |
5.1.1 政府引导扶持原则 | 第110页 |
5.1.2 市场主导原则 | 第110页 |
5.1.3 产学研结合原则 | 第110-111页 |
5.1.4 持续创新原则 | 第111页 |
5.1.5 协调发展原则 | 第111-112页 |
5.2 优化对策 | 第112-117页 |
5.2.1 强化产业组织驱动力 | 第112-114页 |
5.2.2 合理构建市场结构 | 第114-115页 |
5.2.3 合理引导市场行为 | 第115-116页 |
5.2.4 树立区域联动意识 | 第116-117页 |
5.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117-121页 |
5.3.1 研究结论 | 第117-118页 |
5.3.2 研究启示 | 第118-121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121-122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