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政府信息公开是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 第9-18页 |
(一) 以案释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 第9-10页 |
1. 财务不公开导致贪污、挪用 | 第9页 |
2. 公民知情权不足导致行贿、受贿 | 第9-10页 |
3. 信息堵塞导致行政官员渎职 | 第10页 |
(二)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具备的反腐功能 | 第10-12页 |
1. 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剖析 | 第10-11页 |
2. 从权力学理论角度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反腐功能 | 第11-12页 |
3. 从政府运行机制角度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反腐功能 | 第12页 |
(三) 反腐视角下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8页 |
1.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效力低 | 第12-13页 |
2.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受限 | 第13-15页 |
3.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惩腐力度小 | 第15-16页 |
4. 政府信息公开程序反腐有效性缺乏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回归与探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问题之构因分析 | 第18-24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属性 | 第18页 |
(二) 政府信息公开在立法和学理上的争议 | 第18-20页 |
1.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18-19页 |
2. 反信息公开诉讼 | 第19-20页 |
(三) 反腐视角下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的制度构因 | 第20-22页 |
1.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0-21页 |
2. 政府信息公开运作体制欠协调 | 第21页 |
3. 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 | 第21-22页 |
(四) 反腐视角下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的现实构因 | 第22-24页 |
1. 传统的政治文化制约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 | 第22-23页 |
2. 保密制度和保密思想限制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23页 |
3. 我国公民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缺乏实质热情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路径与对策:反腐视角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 第24-29页 |
(一) 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应有反腐作用的实体性规则考量 | 第24-27页 |
1. 出台更高位阶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 第24页 |
2. 进一步确立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3. 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适用范围 | 第25-26页 |
4. 落实对我国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 第26-27页 |
(二) 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应有反腐作用的现实考量 | 第27-29页 |
1. 增强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 | 第27页 |
2. 形成反对腐败的社会文化 | 第27-28页 |
3. 设立标准明确的廉政考核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