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3 简要述评 | 第21-22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25页 |
1.4.1 创新点 | 第25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2 基本理论阐释 | 第26-4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6-31页 |
2.1.1 工业园概念及内涵 | 第26-27页 |
2.1.2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概念、分类与功能 | 第27-29页 |
2.1.3 公共服务平台的定义 | 第29-31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31-37页 |
2.2.1 产业转移理论 | 第31-33页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第33-35页 |
2.2.3 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理论 | 第35-36页 |
2.2.4 公共服务理论 | 第36-37页 |
2.3 分析框架 | 第37-39页 |
2.3.1 发展阶段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2.3.2 政府作用维度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广东产业转移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府作用现状 | 第41-58页 |
3.1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政府作用现状 | 第41-44页 |
3.1.1 政府政策引导 | 第41-42页 |
3.1.2 行政权力下放 | 第42页 |
3.1.3 财政资金支持 | 第42-43页 |
3.1.4 加大人力培训 | 第43-44页 |
3.2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中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 | 第44-52页 |
3.2.1 政策引导滞后 | 第44-45页 |
3.2.2 行政授权受限 | 第45-49页 |
3.2.3 财政投入不足 | 第49-50页 |
3.2.4 教育培训欠缺 | 第50-52页 |
3.3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中政府作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52-57页 |
3.3.1 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不强 | 第52-53页 |
3.3.2 政府行政协调不够顺畅 | 第53-54页 |
3.3.3 共建双方政府合作机制不完善 | 第54-55页 |
3.3.4 行政考核制度不够健全 | 第55-56页 |
3.3.5 政府与市场互动程度偏低 | 第56-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国内外工业园区的政府作用经验与启示 | 第58-73页 |
4.1 美国硅谷的政府作用经验 | 第58-64页 |
4.1.1 硅谷的发展历程 | 第58-59页 |
4.1.2 硅谷的经验总结 | 第59-63页 |
4.1.3 硅谷的政府作用经验启示 | 第63-64页 |
4.2 苏州工业园的政府作用经验 | 第64-72页 |
4.2.1 苏州工业园的现状 | 第64-65页 |
4.2.2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过程 | 第65-68页 |
4.2.3 苏州工业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特点 | 第68-70页 |
4.2.4 苏州工业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府作用经验启示 | 第70-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5 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 | 第73-81页 |
5.1 加强政策引导 | 第73-74页 |
5.2 深化行政改革 | 第74-76页 |
5.3 加大资金投入 | 第76-77页 |
5.4 推进教育培训 | 第77-79页 |
5.5 激励市场主体 | 第79-8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