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言第10-12页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0.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 消费者后悔权概述第12-16页
    1.1 消费者后悔权的概念第12-13页
    1.2 消费者后悔权的特征第13-14页
    1.3 消费者后悔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4-16页
        1.3.1 消费者后悔权与合同撤销权的区别第14-15页
        1.3.2 消费者后悔权与合同解除权的区别第15-16页
2 我国关于消费者后悔权制度主要规定及存在问题第16-23页
    2.1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的发展历程第16-17页
    2.2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的具体内容第17-19页
        2.2.1 适用范围第18页
        2.2.2 行使规则第18页
        2.2.3 法律后果第18-19页
    2.3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9-23页
        2.3.1 不宜退货缺乏判断标准第19-21页
        2.3.2 经营者不履行告知义务第21页
        2.3.3 “商品应当完好”存在争议第21-23页
3 欧盟新消费者权益指令关于消费者后悔权制度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3-30页
    3.1 适用范围第23-25页
    3.2 经营者告知义务第25页
    3.3 行使规则第25-27页
        3.3.1 行使方式第25-26页
        3.3.2 行使期限第26-27页
    3.4 法律后果第27-28页
    3.5 欧盟新消费者权益指令对我国的启示第28-30页
        3.5.1 适用范围方面第28页
        3.5.2 经营者告知义务方面第28-29页
        3.5.3 行使规则方面第29页
        3.5.4 法律后果方面第29-30页
4 完善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的建议第30-35页
    4.1 完善消费者后悔权制度考量因素第30-31页
        4.1.1 立法原则方面第30页
        4.1.2 注意与产品质量法、合同法相协调第30-31页
    4.2 制定配套司法解释第31-33页
        4.2.1 细化不宜退货商品目录和标准第32页
        4.2.2 强化经营者的告知义务第32-33页
    4.3 保障消费者后悔权制度措施第33-35页
        4.3.1 加强经营者的自律第33页
        4.3.2 发挥消费者协会职能第33-34页
        4.3.3 完善消费者诉讼制度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服务中心初期运营问题研究--以深圳Q社区服务中心为例
下一篇: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研究--以3D打印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