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狂欢理论的网络自制综艺传播研究--以《奇葩说》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狂欢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1.2.2 网络自制综艺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3 研究理论 | 第14-16页 |
1.3.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网络自制综艺的概述 | 第17-21页 |
2.1 网络自制综艺的定义 | 第17页 |
2.2 网络自制综艺的现状 | 第17-19页 |
2.2.1 节目类型多样化 | 第17-18页 |
2.2.2 节目风格网络化 | 第18页 |
2.2.3 节目技术全程化 | 第18-19页 |
2.3 网络自制综艺兴起的原因 | 第19-21页 |
2.3.1 网络视频用户大幅增加 | 第19页 |
2.3.2 政策宽松开辟发展空间 | 第19-20页 |
2.3.3 分众市场满足多元需求 | 第20-21页 |
3 基于狂欢理论的网络自制综艺的传播分析 | 第21-34页 |
3.1 网络自制综艺中的狂欢现象 | 第21-24页 |
3.1.1 狂欢现象之一:“双重”与“全民” | 第21-22页 |
3.1.2 狂欢现象之二:“亲昵”与“平等” | 第22-23页 |
3.1.3 狂欢现象之三:“戏谑”与“粗鄙” | 第23-24页 |
3.2 网络自制综艺的狂欢化具体表现 | 第24-26页 |
3.2.1 选题内容狂欢: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交锋 | 第24页 |
3.2.2 参与者的狂欢:各色草根奇葩的踊跃参与 | 第24-25页 |
3.2.3 思维话语狂欢:反权威反经典的大胆表达 | 第25页 |
3.2.4 忠实受众狂欢:高度参与和紧密情感联系 | 第25-26页 |
3.3 网络自制综艺狂欢的传播分析 | 第26-34页 |
3.3.1 目标受众分析 | 第26-28页 |
3.3.2 传播内容分析 | 第28-31页 |
3.3.3 传播渠道分析 | 第31-32页 |
3.3.4 传播效果分析 | 第32-34页 |
4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狂欢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4.1 受众繁杂狂欢层次低 | 第34页 |
4.2 内容低俗节目质量差 | 第34-35页 |
4.3 狂欢程度把握分寸难 | 第35-36页 |
4.4 道德滑坡主体自律弱 | 第36-38页 |
5 对网络自制综艺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38-41页 |
5.1 避免沉迷提高思想内涵 | 第38页 |
5.2 建构品牌优化节目内容 | 第38-39页 |
5.3 正视影响完善法律法规 | 第39-40页 |
5.4 储备知识提高媒介素养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