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第1章 引言第7-17页
    1.1 研究背景第7-9页
    1.2 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第9-15页
        1.2.1 就业心理研究综述第9-12页
        1.2.2 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3 焦虑的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依据第15-16页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设计第17-21页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17-18页
        2.1.1 研究目的第17页
        2.1.2 研究假设第17-18页
    2.2 研究过程第18-21页
        2.2.1 研究对象第18-19页
        2.2.2 研究方法第19页
        2.2.3 研究工具第19-21页
第3章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及焦虑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1-34页
    3.1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及焦虑情绪现状第21页
    3.2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及焦虑情绪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第21-28页
    3.3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及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第28-34页
        3.3.1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及焦虑情绪的相关第28-29页
        3.3.2 就业心理对焦虑情绪的回归分析第29-30页
        3.3.3 应对方式对焦虑情绪的回归分析第30页
        3.3.4 应对方式在就业心理与焦虑情绪间的调节作用第30-34页
第4章 讨论第34-45页
    4.1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及焦虑情绪基本情况讨论第34-35页
        4.1.1 就业心理基本现状第34-35页
        4.1.2 医学生应对方式基本情况第35页
        4.1.3 医学生焦虑情绪基本情况第35页
    4.2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及焦虑情绪的差异比较分析第35-39页
    4.3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与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第39-41页
    4.4 访谈结果总结与讨论第41-45页
        4.4.1 行业要求对就业心理的影响第41-42页
        4.4.2 个人特性对就业心理的影响第42-43页
        4.4.3 学校培养方式对就业心理的影响第43-44页
        4.4.4 家庭环境对就业心理的影响第44-45页
第5章 建议第45-51页
    5.1 政府部门方面第45-46页
    5.2 学校方面第46-48页
    5.3 家庭方面第48-49页
    5.4 个人方面第49-5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展望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A第57-59页
附录B 访谈摘要第59-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风险与保护性因素分析--儿童视域里的隐忧与期待
下一篇:上海万国公墓变迁研究(190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