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0页 |
| 二、学术史综述 | 第10-16页 |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美国公理会在山东早期活动 | 第17-37页 |
| 一、公理会的起源及其在华传教先驱 | 第17-21页 |
| 二、山东地理环境 | 第21-22页 |
| 三、鲁西北两大教区的建立 | 第22-25页 |
| 四、民众的群体皈依 | 第25-37页 |
| 第三章 义和团运动后公理会的发展 | 第37-51页 |
| 一、教会的发展 | 第37-42页 |
| 二、入教人数之分析 | 第42-47页 |
| 三、公理会与“庙产兴学” | 第47-48页 |
| 四、公理会与天主教的关系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条约体制下的教会与地方社会——以德县博济医院为个案 | 第51-76页 |
| 一、医院的建立与发展 | 第52-56页 |
| 二、博济医院与“苏氏护校” | 第56-58页 |
| 三、医疗事工与福音传播 | 第58-63页 |
| 四、治外法权问题 | 第63-76页 |
| 结语 | 第76-78页 |
| 附录 | 第78-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