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 植物对氧化胁迫的应答 | 第9-10页 |
·植物对氧化还原状态的调节 | 第9页 |
·植物对氧化胁迫产物的清除 | 第9-10页 |
·自体吞噬空泡对氧化蛋白的清除 | 第9-10页 |
·蛋白酶体对氧化蛋白的清除 | 第10页 |
2. 26S 蛋白酶体的结构与功能 | 第10-11页 |
·26S 蛋白酶体的结构 | 第10-11页 |
·20S 蛋白酶体的结构 | 第10-11页 |
·19S 调节颗粒的结构 | 第11页 |
·11S 调节颗粒 | 第11页 |
·20S 蛋白酶体的组装 | 第11页 |
3. 蛋白质的降解过程 | 第11-13页 |
·目标蛋白的泛素化和定靶 | 第11-12页 |
·底物蛋白的去折叠与移位 | 第12页 |
·蛋白质的降解 | 第12-13页 |
4. 蛋白酶体的其他功能 | 第13-18页 |
·蛋白酶体对细胞周期控制的作用 | 第13页 |
·细胞凋亡 | 第13页 |
·细胞的应激反应 | 第13-14页 |
·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 第14页 |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 第14-16页 |
·β5 亚基的功能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 第18-36页 |
一、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18-2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植物实验材料 | 第18页 |
·菌种及质粒载体 | 第18页 |
·引物序列 | 第18-19页 |
·酶及试剂盒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页 |
·分析软件 | 第19页 |
·植物 DNA 提取液 | 第19页 |
·质粒提取液 | 第19-20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8页 |
·拟南芥 PBE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0-24页 |
·农杆菌的转化及侵染 | 第24-25页 |
·转化植株的鉴定 | 第25-27页 |
·拟南芥 PBE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启动子元件分析 | 第27-28页 |
·拟南芥PBE 基因的启动子GUS 表达分析 | 第28页 |
·PBE-GFP 基因融合表达载体构建 | 第28页 |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1 拟南芥 PBE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2 拟南芥 PBE 基因的启动子启动的 GUS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页 |
3 拟南芥 PBE-GFP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4 过量表达 PBE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PCR 检测 | 第30页 |
5 pCAMBIA3301-PPBE::GUS 转基因植株的 PCR 检测 | 第30-31页 |
6 拟南芥 PBE-GFP 融合表达转基因植株的 PCR 检测 | 第31页 |
7 拟南芥PBE 基因启动子元件分析 | 第31-33页 |
8 PBE-GFP 融合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33页 |
9 过表植株中 PBE 基因的半定量 RT-PCR 分析 | 第33-35页 |
三、讨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整理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