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序言 | 第7-17页 |
(一) 研究范围与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7-8页 |
2. 研究内容 | 第8页 |
3.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页 |
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3. 目前相关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第13-14页 |
(三) 史料及文献介绍 | 第14-17页 |
1. 档案史料 | 第14-15页 |
2. 方志文献 | 第15页 |
3. 中外游记 | 第15-17页 |
一、 民国以前的新疆道教 | 第17-29页 |
(一) 道教传入新疆的时间 | 第17-21页 |
(二) 隋唐至元明时期道教在新疆的发展 | 第21-22页 |
(三) 清代道教在新疆的发展 | 第22-27页 |
1. 道教在新疆的活动场域 | 第22页 |
2. 道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 | 第22-27页 |
(四) 道教在清代治理新疆中的影响 | 第27-29页 |
二、 民国时期的新疆道教坛庙 | 第29-50页 |
(一) 喀什、阿克苏地区 | 第29-31页 |
(二) 伊犁地区 | 第31-36页 |
(三) 乌鲁木齐地区 | 第36-41页 |
(四) 哈密地区 | 第41-50页 |
三、 道教神职人员与生活状况 | 第50-57页 |
(一) 道教神职人员 | 第50-52页 |
(二) 生活状况 | 第52-57页 |
1. 经济来源 | 第52-54页 |
2. 生活状况 | 第54-57页 |
四、 民国时期新疆道教的衰落 | 第57-64页 |
(一) 庙产兴学对道教的影响 | 第57-59页 |
(二) 民国中央政府宗教政策对道教的影响 | 第59-60页 |
1. 北洋政府时期 | 第59页 |
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第59-60页 |
(三) 新疆省政府关于取缔秘密结社的规定对道教的影响 | 第60-62页 |
(四) 道教自身因素导致其衰落 | 第62-64页 |
五、 民国时期新疆道教的文化审视 | 第64-70页 |
(一) 庙会:道教文化的社会化 | 第64-66页 |
(二) 斋醮科仪:道教文化的家庭化 | 第66-70页 |
1. 土地 | 第66-68页 |
2. 婚丧嫁娶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注释 | 第7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