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川芎—天麻不同剂量配伍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学差异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5页
    第一章 偏头痛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第12-17页
        1 发病原因第12-13页
            1.1 遗传因素第12页
            1.2 血小板功能异常第12页
            1.3 内分泌功能改变第12-13页
            1.4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与递质改变第13页
        2 发病机制第13-17页
            2.1 血管源学说第13-14页
            2.2 神经源性学说第14-15页
            2.3 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第15页
            2.4 生化因素第15-17页
    第二章 偏头痛的中医研究第17-20页
        1 病因病机第17-18页
            1.1 病因第17-18页
            1.2 病机第18页
        2 常见证型及治疗第18-20页
            2.1 肝阳上亢证第19页
            2.2 血瘀证第19页
            2.3 气血两虚证第19页
            2.4 痰浊阻络证第19-20页
            2.5 肾虚证第20页
    第三章 川芎-天麻配伍治疗偏头痛的研究现状第20-25页
        1 川芎、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20-22页
            1.1 川芎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20-21页
            1.2 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21-22页
        2 川芎-天麻配伍治疗偏头痛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2.1 提取、纯化工艺第22页
            2.2 对偏头痛的作用机制第22-23页
            2.3 对偏头痛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面第23-24页
            2.4 对于不同配比治疗治疗偏头痛的效应差异研究方面第24-25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5-41页
    第一章 川芎-天麻升降配伍的镇痛作用研究第25-27页
        1 实验材料第25页
        2 方法第25-26页
        3 结果第26页
        4 讨论第26-27页
    第二章 川芎-天麻升降配伍对大鼠偏头痛肝阳上亢证模型的药效学研究第27-41页
        1 实验材料第27页
        2 方法第27-28页
        3 实验结果第28-33页
        4 讨论第33-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苓散证治规律研究
下一篇:乐脉颗粒的二次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