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3 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的实际应用 | 第12-15页 |
1.3.1 广域测量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2 广域相量测量的关键技术 | 第13页 |
1.3.3 广域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量测量算法 | 第16-28页 |
2.1 概述 | 第16-20页 |
2.1.1 电网中的主要信号类型 | 第16-17页 |
2.1.2 相量表示方法 | 第17-19页 |
2.1.3 同步时钟 | 第19-20页 |
2.2 常用相量测量算法 | 第20-26页 |
2.3 算法对比与总结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低频采样下基于离散卡尔曼滤波的相量测量算法 | 第28-40页 |
3.1 卡尔曼算法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3.1.1 离散卡尔曼滤波器算法 | 第28页 |
3.1.2 滤波器更新模型 | 第28-30页 |
3.1.3 滤波器系数及调整 | 第30页 |
3.2 十状态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30-37页 |
3.2.1 信号的十状态模型 | 第30-33页 |
3.2.2 滤波器迭代初值 | 第33页 |
3.2.3 滤波器迭代过程 | 第33-34页 |
3.2.4 算法适用范围 | 第34-35页 |
3.2.5 算法性能仿真 | 第35-36页 |
3.2.6 算法模型总结 | 第36-37页 |
3.3 十状态卡尔曼相量测量算法与傅里叶算法的对比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于101规约的数据采集监测系统的研究 | 第40-56页 |
4.1 系统整体架构 | 第40-41页 |
4.2 硬件装置及组网简介 | 第41-42页 |
4.2.1 终端介绍 | 第41-42页 |
4.2.2 RS485通讯简介 | 第42页 |
4.3 IEC870-5-101规约 | 第42-45页 |
4.3.1 规约概述 | 第42-43页 |
4.3.2 帧格式 | 第43-44页 |
4.3.3 非平衡式通讯传输过程 | 第44-45页 |
4.4 数据采集监测系统的实现 | 第45-54页 |
4.4.1 串口通讯模块 | 第45-46页 |
4.4.2 数据队列 | 第46页 |
4.4.3 规约层模块 | 第46-50页 |
4.4.4 数据库设计 | 第50-51页 |
4.4.5 界面设计 | 第51-52页 |
4.4.6 调试过程及结果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的实现 | 第56-74页 |
5.1 系统整体设计 | 第56-57页 |
5.2 同步测量单元 | 第57-63页 |
5.2.1 GPS简介 | 第57页 |
5.2.2 测量装置简介 | 第57-59页 |
5.2.3 网络通讯模块设置 | 第59-60页 |
5.2.4 TCP粘包及数据帧格式 | 第60-63页 |
5.3 相量测量并发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第63-73页 |
5.3.1 服务器通讯层 | 第63-67页 |
5.3.2 存储管理层 | 第67-69页 |
5.3.3 数据库设计 | 第69-70页 |
5.3.4 调试结果 | 第70-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总结 | 第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