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洗钱犯罪法律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 跨国洗钱犯罪概述 | 第10-20页 |
(一) 跨国洗钱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4页 |
1、 跨国洗钱犯罪的概念 | 第10-11页 |
2、 跨国洗钱犯罪的特点 | 第11-14页 |
(二) 跨国洗钱犯罪的表现形式 | 第14-17页 |
1、 利用匿名公司 | 第14-15页 |
2、 利用保密天堂 | 第15页 |
3、 利用金融机构 | 第15-16页 |
4、 利用“地下钱庄” | 第16页 |
5、 利用走私活动 | 第16-17页 |
6、 利用现金需求量大的行业 | 第17页 |
(三) 跨国洗钱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1、 跨国洗钱犯罪的现状 | 第17-19页 |
2、 跨国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二、 国际反洗钱法律制度及其不足 | 第20-31页 |
(一) 欧美国家反洗钱相关立法 | 第20-23页 |
1、 美国反洗钱相关立法 | 第20-21页 |
2、 英国反洗钱相关立法 | 第21-23页 |
3、 德国反洗钱相关立法 | 第23页 |
(二) 国际组织反洗钱国际公约 | 第23-30页 |
1、 联合国反洗钱国际公约 | 第24-25页 |
2、 欧盟反洗钱国际公约 | 第25-28页 |
3、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反洗钱规定 | 第28-30页 |
(三) 国际反洗钱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30-31页 |
1、 对洗钱犯罪的规定各不相同 | 第30页 |
2、 未形成广泛且有深度的国际情报合作 | 第30-31页 |
3、 未合理规定洗钱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 第31页 |
三、 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及立法方面的不足 | 第31-37页 |
(一) 我国相关反洗钱法律、法规 | 第31-35页 |
1、 《反洗钱法》的颁布与实施 | 第31-33页 |
2、 《刑法》关于洗钱罪方面的规定 | 第33页 |
3、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法规 | 第33-35页 |
(二) 我国反洗钱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 第35-37页 |
1、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过于狭小 | 第35-36页 |
2、 未将本犯洗钱犯罪化 | 第36页 |
3、 洗钱罪的法定刑过低 | 第36-37页 |
4、 洗钱犯罪的主观要件规定不合理 | 第37页 |
四、 应对跨国洗钱犯罪的完善建议 | 第37-47页 |
(一) 我国反洗钱立法方面的完善建议 | 第37-41页 |
1、 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围 | 第37-38页 |
2、 将本犯洗钱犯罪化 | 第38-39页 |
3、 提高洗钱犯罪的法定刑 | 第39-40页 |
4、 扩大洗钱犯罪的主观要件范围 | 第40-41页 |
(二) 我国反洗钱司法实践方面的完善建议 | 第41-45页 |
1、 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 第41-42页 |
2、 建立反洗钱的专门组织和专业队伍 | 第42-43页 |
3、 强化我国的反洗钱监督与预警 | 第43-45页 |
(三) 国际反洗钱制度方面的完善建议 | 第45-47页 |
1、 尽量统一对洗钱犯罪的规定 | 第45页 |
2、 通过相关组织和国家间的司法合作加强情报交流 | 第45-46页 |
3、 合理规定洗钱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注释 | 第49-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