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工务维护劳动定员定额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高铁工务维护模式及劳动定员定额概述 | 第16-25页 |
2.1 高速铁路工务维修概述 | 第16-19页 |
2.1.1 国外高速铁路维修模式 | 第16-17页 |
2.1.2 国内高速铁路维修模式 | 第17-19页 |
2.2 劳动定员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2.1 劳动定员的含义和作用 | 第19页 |
2.2.2 定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第19-20页 |
2.3 劳动定额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3.1 劳动定额的含义 | 第20页 |
2.3.2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 第20-21页 |
2.3.3 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关系 | 第21页 |
2.4 影响高速铁路工务劳动定员定额的因素 | 第21-23页 |
2.4.1 不确定性因素 | 第21-23页 |
2.4.2 确定性因素 | 第23页 |
2.5 劳动定员定额研究技术方案 | 第23-25页 |
第3章 劳动定额与劳动定员计算 | 第25-44页 |
3.1 作业任务量调研与结果 | 第25页 |
3.2 劳动定额计算 | 第25-39页 |
3.2.1 定额标准的确定 | 第25-29页 |
3.2.2 工作量换算 | 第29-31页 |
3.2.3 数据修正 | 第31-36页 |
3.2.4 单项作业人数经验公式拟合 | 第36-39页 |
3.3 劳动定员的确定 | 第39-44页 |
3.3.1 劳动定员的计算 | 第39-40页 |
3.3.2 劳动定员的校正 | 第40-41页 |
3.3.3 定员合理性的初步说明 | 第41-44页 |
第4章 劳动定员结果检验 | 第44-52页 |
4.1 算例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44页 |
4.2 算例设计 | 第44-48页 |
4.2.1 算例假设与目标 | 第45-46页 |
4.2.2 模型构建 | 第46-48页 |
4.3 求解 | 第48-50页 |
4.3.1 遗传算法的简介 | 第48页 |
4.3.2 算例求解 | 第48-50页 |
4.4 结果对比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