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犯罪对象之理论检视与重构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受贿罪犯罪对象理论之检视 | 第10-21页 |
(一)通说观点的理论缺陷 | 第10-14页 |
1.理论体系缺乏自洽性 | 第10-11页 |
2.混淆了犯罪所得与犯罪对象 | 第11-12页 |
3.对犯罪行为存在误解 | 第12-14页 |
(二)通说观点的现实窘境 | 第14-21页 |
1.立法的先天不足 | 第15-17页 |
2.司法的后天失衡 | 第17-21页 |
二、受贿罪犯罪对象的理论重构 | 第21-26页 |
(一)“职务说”的提出 | 第21-23页 |
(二)“职务说”的修正 | 第23-26页 |
三、“职务说”下受贿罪的司法展开 | 第26-38页 |
(一)“职务说”下贿赂的地位 | 第26-28页 |
(二)“职务说”下受贿罪的定性探析 | 第28-31页 |
(三)“职务说”下受贿罪的刑量分析 | 第31-38页 |
四、受贿罪的完善与规制理念的转变 | 第38-44页 |
(一)受贿罪的完善 | 第38-42页 |
1.受贿罪构罪之完善 | 第38-41页 |
2.刑罚标准的完善 | 第41-42页 |
(二)规制理念的转变 | 第42-44页 |
1.立法理念的转变 | 第42-43页 |
2.司法理念的转变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