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我国关于偷渡犯罪的刑事立法情况 | 第14-20页 |
第一节 我国偷渡犯罪的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一、我国偷渡犯罪的现状 | 第14页 |
二、偷渡犯罪的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关于偷渡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6-20页 |
一、1979年《刑法》的相关规定 | 第16-17页 |
二、人大常委会《补充规定》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三、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 | 第20-28页 |
第一节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客体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客观要件 | 第21-25页 |
一、本罪实行行为的认定 | 第21-23页 |
二、“偷越”行为的认定 | 第23-25页 |
第三节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 | 第25-26页 |
一、自然人 | 第25页 |
二、单位犯罪 | 第25-26页 |
第四节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主观要件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既遂问题 | 第28-32页 |
第一节 关于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既遂标准的不同学说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偷越成功说”更具理论支撑性 | 第29-32页 |
第四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罪数形态 | 第32-36页 |
第一节 刑法318条第1款之3、4、5项规定 | 第32-33页 |
第二节 骗取证件后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行为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同时自身也偷越国(边)境的 | 第34页 |
第四节 组织、运送同一批人偷越国(边)境的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立法完善 | 第36-38页 |
第一节 增加单位犯罪条款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明确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罚金幅度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