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7页 |
1.2 有关概念说明 | 第7-8页 |
1.2.1 抵押权 | 第7页 |
1.2.2 抵押权实现 | 第7-8页 |
1.2.3 抵押权的实现与抵押权的关系 | 第8页 |
1.3 关于抵押权实现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3.1 世界各国抵押权实现制度的几种模式 | 第8-10页 |
1.3.2 目前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2 我国抵押权实现制度的状况 | 第11-19页 |
2.1 我国抵押权实现制度的立法沿革综述 | 第11-14页 |
2.1.1 《物权法》颁布以前抵押权实现制度的相关法律 | 第11-12页 |
2.1.2 物权法对抵押权实现的规定 | 第12-13页 |
2.1.3 民事诉讼法对担保物权实现的规定 | 第13-14页 |
2.2 我国抵押权实现制度之缺陷分析 | 第14-19页 |
2.2.1 诉讼方式上的缺陷 | 第14-17页 |
2.2.2 非诉方式上的缺陷 | 第17-18页 |
2.2.3 诉讼方式与非诉方式的相互竞合 | 第18-19页 |
3 我国抵押权实现制度的完善 | 第19-25页 |
3.1 我国可有条件的承认流押契约 | 第19-21页 |
3.1.1 流押契约的概念 | 第19页 |
3.1.2 台湾地区关于流抵契约的立法演变 | 第19-20页 |
3.1.3 我国承认流押契约应考虑的限制措施 | 第20-21页 |
3.2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程序的完善 | 第21-22页 |
3.2.1 合理确定管辖法院 | 第21页 |
3.2.2 妥善处理收费问题 | 第21-22页 |
3.2.3 明确审查方式 | 第22页 |
3.2.4 与普通程序的衔接 | 第22页 |
3.3 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拍卖平台 | 第22-25页 |
3.3.1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拍卖平台 | 第23-24页 |
3.3.2 降低司法拍卖收取的佣金 | 第24-25页 |
4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