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我国住宅合作社立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0页
1 住宅合作社的基本理论第10-19页
    1.1 住宅合作社的界定第10-13页
        1.1.1 住宅合作社的概念第10-11页
        1.1.2 住宅合作社的特征第11-12页
        1.1.3 住宅合作社的类型第12-13页
    1.2 住宅合作社制度与其他住房供应机制的区别第13-16页
        1.2.1 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区别第14页
        1.2.2 与公共廉租房制度的区别第14-15页
        1.2.3 与商品房制度的区别第15-16页
    1.3 住宅合作社的理论基础第16-19页
        1.3.1 住宅权保障理论第16-17页
        1.3.2 交易费用理论第17页
        1.3.3 合作社理论第17-19页
2 国外住宅合作社的立法及评价第19-24页
    2.1 国外住宅合作社的立法第19-22页
        2.1.1 德国住宅合作社的立法第19-20页
        2.1.2 日本住宅合作社的立法第20页
        2.1.3 美国住宅合作社的立法第20-22页
    2.2 对国外住宅合作社立法的评价第22-24页
        2.2.1 普遍明确住宅合作社的法律地位第22页
        2.2.2 多种住宅合作社的立法模式第22页
        2.2.3 政府对住宅合作社的积极支持第22-23页
        2.2.4 明确住宅合作社房屋的产权归属第23-24页
3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法律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4-30页
    3.1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法律现状第24-26页
        3.1.1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立法现状第24-25页
        3.1.2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实践第25-26页
    3.2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存在问题第26-30页
        3.2.1 立法层次较低第26-27页
        3.2.2 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权属不明晰第27-28页
        3.2.3 现有法律依据缺乏执行性第28页
        3.2.4 监管存在空缺第28-29页
        3.2.5 缺乏政府的有力扶持第29-30页
4 我国住宅合作社立法的建议第30-43页
    4.1 制定《住宅合作社法》第30-31页
    4.2 明确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权属和流转第31-32页
        4.2.1 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权属第31页
        4.2.2 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流转第31-32页
    4.3 细化住宅合作社组织的法律规定第32-38页
        4.3.1 明确住宅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第32页
        4.3.2 住宅合作社社员的法律地位第32-34页
        4.3.3 住宅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及运行规则第34-35页
        4.3.4 住宅合作社的设立、变更与终止第35-38页
    4.4 强化对住宅合作社的监管第38-40页
        4.4.1 住宅合作社的监管主体第38-39页
        4.4.2 土地利用的监管第39页
        4.4.3 合作住宅开发的监管第39-40页
        4.4.4 合作住宅分配和市场化交易的监管第40页
        4.4.5 社员信息登记的监管第40页
    4.5 加强政府对住宅合作社的扶持第40-43页
        4.5.1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第41页
        4.5.2 加大资金支持第41-42页
        4.5.3 提供土地资源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刑事和解
下一篇: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