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和解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5-6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概述 | 第6-10页 |
1.1 刑事和解涵义辨析 | 第6-7页 |
1.1.1 刑事和解的概念 | 第6页 |
1.1.2 与恢复性司法相比较 | 第6-7页 |
1.2 刑事和解的起源与发展 | 第7-10页 |
1.2.1 传统和合思想的支撑 | 第8-9页 |
1.2.2 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第9-10页 |
第二章 价值分析 | 第10-18页 |
2.1 效益 | 第10-11页 |
2.1.1 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 | 第10-11页 |
2.1.2 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统一 | 第11页 |
2.2 均衡 | 第11-14页 |
2.2.1 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平衡 | 第12-13页 |
2.2.2 被害人和犯罪人权益的均衡 | 第13页 |
2.2.3 犯罪人罪责刑的均衡 | 第13-14页 |
2.3 人权 | 第14-18页 |
2.3.1 刑事和解与自由 | 第14-15页 |
2.3.2 刑事和解与平等 | 第15页 |
2.3.3 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 | 第15-16页 |
2.3.4 刑事和解与人道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制度研究 | 第18-34页 |
3.1 实体性制度 | 第19-29页 |
3.1.1 参与主体 | 第19-21页 |
3.1.2 客体 | 第21-24页 |
3.1.3 主观合意 | 第24-25页 |
3.1.4 客观方面:案件和事实要素 | 第25-29页 |
3.2 程序性制度 | 第29-34页 |
3.2.1 阶段控制与程序分流 | 第29-31页 |
3.2.2 法律监督 | 第31页 |
3.2.3 程序救济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