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前言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2.中国剪纸的划分 | 第10-18页 |
2.1 中国剪纸的南北划分 | 第10-12页 |
2.1.1 南方剪纸 | 第10-11页 |
2.1.2 北方剪纸 | 第11-12页 |
2.2 中国剪纸的流派划分 | 第12-16页 |
2.2.1 河北蔚县民间剪纸 | 第12页 |
2.2.2 山西广灵民间剪纸 | 第12-13页 |
2.2.3 山东民间剪纸 | 第13页 |
2.2.4 陕西地区民间剪纸 | 第13-14页 |
2.2.5 江浙民间剪纸 | 第14-15页 |
2.2.6 福建民间剪纸 | 第15页 |
2.2.7 广东民间剪纸 | 第15-16页 |
2.3 各流派民间剪纸的异同 | 第16-18页 |
3.陕北剪纸 | 第18-28页 |
3.1 陕北剪纸的繁荣的原因 | 第18-20页 |
3.1.1 陕北剪纸有着丰富的展示载体 | 第18-19页 |
3.1.2 陕北剪纸具有创作主体固定化的特征 | 第19页 |
3.1.3 陕北剪纸与陕北人的生活紧密结合 | 第19-20页 |
3.2 陕北剪纸所表现的特殊主题及其功能 | 第20-21页 |
3.2.1 驱邪禳灾主题 | 第20-21页 |
3.2.2 繁衍祈子主题 | 第21页 |
3.2.3 民俗节庆主题 | 第21页 |
3.3 陕北剪纸所表现出的的造型方式及其艺术特色 | 第21-24页 |
3.3.1 陕北传统剪纸的造型方式 | 第21-23页 |
3.3.2 陕北剪纸的艺术特色 | 第23-24页 |
3.4 陕北剪纸的分类 | 第24-28页 |
3.4.1 安塞剪纸 | 第24-25页 |
3.4.2 三边剪纸 | 第25-26页 |
3.4.3 绥米剪纸 | 第26-28页 |
4.例证当代剪纸与传统剪纸的联系、区别与发展 | 第28-56页 |
4.1 陕北传统剪纸代表人物及其剪纸 | 第28-29页 |
4.2 榆林当代剪纸艺术家张晓梅的现代剪纸 | 第29-46页 |
4.2.1 剪纸艺术家张晓梅 | 第29-30页 |
4.2.2 剪纸艺术家张晓梅对传统剪纸的继承 | 第30-34页 |
4.2.3 张晓梅剪纸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 第34-46页 |
4.3 外国当代剪纸艺术家的现代剪纸 | 第46-48页 |
4.4 张晓梅当代剪纸的突破与发展 | 第48-50页 |
4.5 浅谈张晓梅剪纸艺术的现代转型规律 | 第50-56页 |
4.5.1 变化意象在现代剪纸中的运用 | 第50-52页 |
4.5.2 张晓梅现代剪纸中的丰富色彩 | 第52-53页 |
4.5.3 张晓梅现代剪纸中对现代艺术的借鉴 | 第53-54页 |
4.5.4 形式构成方式在现代剪纸艺术中的运用 | 第54页 |
4.5.5 现代剪纸的材料更新 | 第54-56页 |
5.通过张晓梅剪纸引发的对当代剪纸艺术的思考 | 第56-60页 |
5.1. 剪纸艺术与今天的社会、生活关系 | 第56页 |
5.2 剪纸艺术和当代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兴趣点的关系 | 第56-57页 |
5.3 对张晓梅现代剪纸的思考 | 第57-60页 |
6.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