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17-19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2.2 框架结构 | 第18-19页 |
1.3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工具 | 第19-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3-3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3-26页 |
2.1.2 竞争战略理论 | 第26-27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7-31页 |
2.2.1 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2.2.2 企业战略相关研究 | 第28-29页 |
2.2.3 竞争战略相关研究 | 第29-31页 |
3. 建设银行山东分行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1-36页 |
3.1 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3.1.1 山东分行基本情况 | 第31页 |
3.1.2 经营管理情况 | 第31-33页 |
3.2 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3-34页 |
3.2.1 区域性风险管控压力增大 | 第33页 |
3.2.2 资产质量管控形势依然严峻 | 第33-34页 |
3.2.3 业务规模与市场领先者仍存在一定差距 | 第34页 |
3.2.4 基层管理还比较薄弱 | 第34页 |
3.3 发展现状评价 | 第34-36页 |
4. 建设银行山东分行外部环境分析 | 第36-48页 |
4.1 宏观环境 | 第36-41页 |
4.1.1 经济环境 | 第36-37页 |
4.1.2 人口状况 | 第37-39页 |
4.1.3 政治和法律环境 | 第39-40页 |
4.1.4 技术环境 | 第40页 |
4.1.5 省内金融环境 | 第40-41页 |
4.2 机会分析 | 第41-43页 |
4.2.1 “一带一路”战略为拓展海外业务创造了新机遇 | 第41页 |
4.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业务调整创造新机会 | 第41页 |
4.2.3 互联网金融的新商业模式开拓了分行业务拓展的新空间 | 第41-42页 |
4.2.4 互联网金融监管将更加严格 | 第42页 |
4.2.5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省分行网上业务的开展 | 第42-43页 |
4.3 威胁分析 | 第43-46页 |
4.3.1 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传统支付业务的威胁 | 第43-44页 |
4.3.2 互联网金融对建设银行信贷业务的威胁 | 第44-45页 |
4.3.3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流动性日常管理的威胁 | 第45-46页 |
4.4 基于EFE矩阵的外部竞争战略要素评价 | 第46-48页 |
5. 建设银行山东分行内部条件分析 | 第48-55页 |
5.1 分行竞争优势分析 | 第48-51页 |
5.1.1 品牌优势 | 第48页 |
5.1.2 客户优势 | 第48-49页 |
5.1.3 风险控制体系优势 | 第49页 |
5.1.4 产品品类优势 | 第49-50页 |
5.1.5 组织管理优势 | 第50页 |
5.1.6 行业准入门槛高 | 第50-51页 |
5.2 分行劣势分析 | 第51-53页 |
5.2.1 运营成本高 | 第51页 |
5.2.2 贷款业务流程繁琐 | 第51-52页 |
5.2.3 客户信息应用效率低 | 第52页 |
5.2.4 互联网化理念落后 | 第52-53页 |
5.3 基于IFE矩阵的内部竞争战略要素评价 | 第53-55页 |
6. 建设银行山东分行竞争战略的制定 | 第55-62页 |
6.1 竞争战略制定的原则 | 第55-56页 |
6.1.1 全局性原则 | 第55页 |
6.1.2 前瞻性原则 | 第55页 |
6.1.3 核心竞争力驱动原则 | 第55页 |
6.1.4 动态调整原则 | 第55-56页 |
6.2 竞争战略的目标 | 第56页 |
6.3 SWOT分析 | 第56-58页 |
6.4 竞争战略的选择 | 第58-62页 |
6.4.1 竞争战略QSPM矩阵分析 | 第58-60页 |
6.4.2 竞争战略模式选择 | 第60-62页 |
7. 建设银行山东分行竞争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第62-68页 |
7.1 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 | 第62-64页 |
7.1.1 实施金融产品差异化 | 第62-63页 |
7.1.2 实施金融服务差异化 | 第63页 |
7.1.3 实施品牌形象差异化 | 第63-64页 |
7.2 差异化竞争战略的保障 | 第64-68页 |
7.2.1 核心竞争力保障 | 第64-65页 |
7.2.2 互联网金融平台保障 | 第65-66页 |
7.2.3 人才保障 | 第66页 |
7.2.4 风险防控保障 | 第66-68页 |
8. 结论与不足 | 第68-70页 |
8.1 结论 | 第68-69页 |
8.2 不足和局限性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件1 | 第74-75页 |
附件2 | 第75-76页 |
附件3 | 第76-77页 |
附件4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