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3-23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国内氮肥施用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小麦氮素效率 | 第15-16页 |
1.2.3 氮效率的构成因素 | 第16-17页 |
1.2.4 氮素对小麦生长、产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5 氮肥施用对土壤硝态氮影响 | 第18-19页 |
1.2.6 氮素对小麦根系等的影响 | 第19-2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23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4-26页 |
2.3.1 田间调查与取样 | 第24页 |
2.3.2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第24页 |
2.3.3 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2.3.4 测定土壤无机态氮 | 第25页 |
2.3.5 测定土壤基础地力 | 第25页 |
2.3.6 指标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3 小麦品种产量、吸氮量差异分析 | 第26-37页 |
3.1 供试小麦品种相关指标方差分析 | 第26页 |
3.2 供试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差异 | 第26-29页 |
3.3 供试小麦品种成熟期吸氮量差异 | 第29-32页 |
3.4 供试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3.5 小结 | 第36-37页 |
4 小麦品种氮素利用率、吸收率分析 | 第37-42页 |
4.1 供试小麦品种成熟期氮素利用效率差异 | 第37-39页 |
4.2 供试小麦品种氮素吸收效率影响因子的比较 | 第39-41页 |
4.3 小结 | 第41-42页 |
5 不同氮肥水平下小麦品种优选 | 第42-55页 |
5.1 不同氮肥水平小麦籽粒产量聚类分析 | 第42-46页 |
5.2 不同氮肥水平小麦吸氮量聚类分析 | 第46-50页 |
5.3 不同氮肥水平小麦氮素利用率聚类分析 | 第50-54页 |
5.4 小结 | 第54-55页 |
6 讨论与结论 | 第55-62页 |
6.1 讨论 | 第55-60页 |
6.1.1 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对施氮量的反映机制 | 第55-56页 |
6.1.2 小麦氮效率类型划分 | 第56-57页 |
6.1.3 小麦品种氮素利用率在各施氮水平下的异同 | 第57-58页 |
6.1.4 小麦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 第58-60页 |
6.2 结论 | 第60-61页 |
6.3 研究特色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