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变更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一、 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概述 | 第12-18页 |
(一) 劳动合同变更的含义 | 第12-13页 |
1.广义的劳动合同变更 | 第12页 |
2.狭义的劳动合同变更 | 第12-13页 |
(二) 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 | 第13-15页 |
1.工作岗位 | 第13-14页 |
2.劳动报酬 | 第14-15页 |
3.工作地点 | 第15页 |
(三) 与民事合同变更的区别 | 第15-18页 |
1.合同变更的基础 | 第15-16页 |
2.规则体系的形成 | 第16页 |
3.变更的形式 | 第16-18页 |
二、 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 第18-24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18-19页 |
(二) 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1.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 第19-20页 |
2.限制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 | 第20-21页 |
3.书面化变更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 第21页 |
4.合同履行与变更的界限不清 | 第21-24页 |
三、 劳动合同变更的比较研究 | 第24-30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 | 第24-26页 |
1.日本 | 第24页 |
2.德国 | 第24-25页 |
3.俄罗斯 | 第25页 |
4.台湾地区 | 第25-26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 | 第26-30页 |
1.英国 | 第26-27页 |
2.美国 | 第27-30页 |
四、 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举措 | 第30-36页 |
(一) 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原则 | 第30-31页 |
1.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原则 | 第30页 |
2.变通实用原则 | 第30-31页 |
(二) 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建议 | 第31-36页 |
1.明确规定单方变更权 | 第31-33页 |
2.肯定非书面变更形式 | 第33-35页 |
3.构建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的区分标准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