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5-2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1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 | 第15页 |
1.2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国外人文关怀教育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国内人文关怀教育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5 国内外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6 国内外有关人文关怀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2 理论基础及架构 | 第18-19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1.1 情景学习理论 | 第18页 |
2.1.2 体验式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2.2 理论架构 | 第19页 |
3 操作性定义 | 第19-20页 |
3.1 护理人文关怀 | 第19-20页 |
3.2 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 第20页 |
3.3 体验式教学 | 第20页 |
3.4 职业认同 | 第20页 |
4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5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6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第二部分 对象与方法 | 第21-3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2.1 教学实验法 | 第21-25页 |
2.1.1 教学内容 | 第21-22页 |
2.1.2 教学模式 | 第22-25页 |
2.2 访谈法 | 第25-26页 |
2.2.1 访谈对象 | 第25-26页 |
2.2.2 访谈方法 | 第26页 |
2.2.3 资料分析方法 | 第26页 |
3 评价方法 | 第26-27页 |
3.1 自制专科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 第26页 |
3.2 人文关怀能力量表 | 第26-27页 |
3.3 《基础护理学》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第27页 |
3.4 体验式教学效果评价表 | 第27页 |
3.5 职业认同量表 | 第27页 |
4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7-28页 |
5 统计学分析 | 第28页 |
6 质量控制 | 第28-29页 |
7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第三部分 结果 | 第30-41页 |
1 被调查专科护生的一般情况 | 第30-32页 |
2 实验前访谈结果 | 第32-33页 |
3 实验后访谈结果 | 第33-35页 |
4 试验后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与美国护士常模比较 | 第35-36页 |
5 试验后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国内护生常模比较 | 第36-37页 |
6 试验前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及个维度得分比较 | 第37页 |
7 试验后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 第37-38页 |
8 试验前后试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 第38页 |
9 试验前后对照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 第38页 |
10 试验后两组护生基护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 第38-39页 |
11 体验式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效果评价 | 第39-40页 |
12 试验前后两组护生职业认同比较 | 第40-41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1-44页 |
1 专科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 | 第41页 |
2 体验式教学能提高专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 第41-42页 |
3 体验式教学效果获得护生充分肯定 | 第42-43页 |
4 体验式教学能提升护生护理技能成绩 | 第43页 |
5 体验式教学能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 第43-44页 |
6 后期应用与思考 | 第44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4-45页 |
第六部分 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45-46页 |
1 创新性 | 第45页 |
2 局限性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综述 | 第58-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