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自我思想的双重维度探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自我观念的思想基础 | 第14-26页 |
第一节 近代之前自我思想的理论背景 | 第14-19页 |
一、古希腊的“人”与自我概念的差异 | 第14-16页 |
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本体论与我“是” | 第16-17页 |
三、奥古斯丁的灵魂与自我的差异 | 第17-19页 |
第二节 近代主体哲学的发展 | 第19-24页 |
一、笛卡尔对“我”的确立 | 第19-20页 |
二、康德的先验统觉 | 第20-23页 |
三、费希特自我思想的“新”与“旧”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费希特自我思想的本体维度 | 第26-46页 |
第一节 自我的存在论基础 | 第26-33页 |
一、“我是”的本体特征 | 第26-28页 |
二、自我的自明性 | 第28-30页 |
三、自我自身的思辨结构 | 第30-33页 |
第二节 自我的辩证法 | 第33-40页 |
一、从自我中推演出的范畴 | 第33-36页 |
二、正、反、合的辩证运动 | 第36-37页 |
三、理论自我的行动品格 | 第37-40页 |
第三节 作为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自我 | 第40-45页 |
一、自我与非我的因果联系 | 第40-42页 |
二、自我的信仰 | 第42-44页 |
三、绝对自我本原行动的伦理倾向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费希特自我思想的伦理维度 | 第46-60页 |
第一节 自我实现的伦理实体 | 第46-53页 |
一、自我的意志活动 | 第46-49页 |
二、自我的自由本性 | 第49-51页 |
三、自我的伦理冲动 | 第51-53页 |
第二节 伦理原则的实现 | 第53-58页 |
一、自我与非我的现实因果性 | 第53-55页 |
二、他者与职责 | 第55-57页 |
三、自我的尊严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对费希特自我思想的反思 | 第60-67页 |
第一节 自我思想的积极意义 | 第60-63页 |
一、现象与本体的统一 | 第60-61页 |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第61-63页 |
第二节 自我理论的危机 | 第63-66页 |
一、物自体的困境 | 第63-64页 |
二、绝对对自我的超越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