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可见光通信的概况 | 第9-10页 |
1.2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 | 第13-23页 |
2.1 系统简介 | 第13页 |
2.2 链路拓扑 | 第13-15页 |
2.3 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 | 第15-18页 |
2.3.1 光无线信道 | 第15-16页 |
2.3.2 定向链路的接收光功率 | 第16-18页 |
2.3.3 漫反射链路的接收光功率 | 第18页 |
2.4 信噪比分析 | 第18-19页 |
2.5 可见光通信的调制解调技术 | 第19-22页 |
2.5.1 开关键控调制 | 第19-20页 |
2.5.2 脉冲位置调制 | 第20-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实现 | 第23-35页 |
3.1 可见光通信的照明调光方法 | 第23-25页 |
3.1.1 脉冲宽度调制 | 第23-24页 |
3.1.2 改变调制深度 | 第24-25页 |
3.2 PWM-PPM 系统 | 第25-27页 |
3.3 PWM-NRZ-OOK 系统 | 第27-28页 |
3.4 可见光通信多脉冲调制的调光与数据传输的实现 | 第28-34页 |
3.4.1 多脉冲位置调制的调光原理 | 第28-32页 |
3.4.2 性能评价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可见光通信的改进的多脉冲位置调制方案 | 第35-53页 |
4.1 可见光通信中的调制方案 | 第35-36页 |
4.2 多脉冲位置调制在可见光通信中的传输特性 | 第36-40页 |
4.2.1 多脉冲位置调制 | 第36-37页 |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7-40页 |
4.3 可见光通信中改进的多脉冲位置调制方案 | 第40-48页 |
4.3.1 最小时隙的间隔多脉冲位置调制的原理 | 第40-42页 |
4.3.2 带宽需求与功率需求分析 | 第42-45页 |
4.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48页 |
4.4 最小误比特率的间隔多脉冲位置调制方案 | 第48-52页 |
4.4.1 符号结构 | 第48-49页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