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毛细相互作用 | 第10-11页 |
1.1.2 毛细相互作用的分类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与现状 | 第11-19页 |
1.2.1 桥接毛细力(Capillary Bridge Force) | 第11-15页 |
1.2.2 横向毛细力(Lateral Capillary Force) | 第15-19页 |
1.3 研究动机与主要贡献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毛细相互作用的起源、理论及数值仿真 | 第20-29页 |
2.1 毛细相互作用的起源 | 第21-23页 |
2.2 Laplace-Young方程(控制方程) | 第23-24页 |
2.3 三相接触角与Young方程(浸润边界条件) | 第24-26页 |
2.4 Surface Evolver(SE)数值仿真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自组装中桥接毛细相互作用的理论建模及应用 | 第29-47页 |
3.1 毛细力自组装过程概览 | 第30-31页 |
3.2 广义毛细回复力的统一建模 | 第31-40页 |
3.2.1 变形模式基本假定 | 第32-34页 |
3.2.2 变形模式的建立 | 第34-36页 |
3.2.3 变形模式的SE验证 | 第36-39页 |
3.2.4 毛细力及力矩算法 | 第39-40页 |
3.3 退化模型与已有单因素模型的比较 | 第40-41页 |
3.4 耦合效应对自组装可靠性的影响 | 第41-46页 |
3.4.1 理论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3.4.2 SE仿真结果验证 | 第43-45页 |
3.4.3 稳定性相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横向毛细相互作用的建模及接触线尺度分析 | 第47-61页 |
4.1 倾斜圆柱-界面毛细相互作用基本构型 | 第48页 |
4.2 SE数值仿真及微尺度实验过程 | 第48-52页 |
4.2.1 弯液面及接触线的SE仿真 | 第48-50页 |
4.2.2 弯液面剖面的实验分析 | 第50-52页 |
4.3 三相接触线变形的特征分析 | 第52-57页 |
4.3.1 整体自相似特征 | 第52-54页 |
4.3.2 偏移变形模式(Shift) | 第54-55页 |
4.3.3 拉伸变形模式(Stretch) | 第55-56页 |
4.3.4 畸变变形模式(Distortion) | 第56-57页 |
4.4 基于椭圆近似的毛细力标度律 | 第57-60页 |
4.4.1 表面张力与非对称静水压力产生毛细力的理论分析 | 第57-58页 |
4.4.2 结果分析与毛细力标度律的建立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