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针刺效应物质概述 | 第11-12页 |
1.2 儿茶酚胺针刺效应物质简介 | 第12-15页 |
1.2.1 儿茶酚胺针刺效应物质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儿茶酚胺物质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1.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在复杂体系检测的应用 | 第15-19页 |
1.3.1 SERS概述 | 第15-16页 |
1.3.2 SERS在复杂体系的应用 | 第16-19页 |
1.4 表面增强共振拉曼光谱(SERRS)概述 | 第19-22页 |
1.4.1 SERRS的简介 | 第19-20页 |
1.4.2 SERRS检测的应用 | 第20-22页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2章 儿茶酚胺针刺效应物质SERRS拉曼标签的设计 | 第31-47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 第32页 |
2.2.3 实验测试仪器 | 第32页 |
2.2.4 PVP稳定的金纳米粒子(PVP-Au NPs)的合成 | 第32-33页 |
2.2.5 紫外样品的制备 | 第33页 |
2.2.6 SERRS功能化基底的制备 | 第3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2.3.1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33-36页 |
2.3.2 PVP-Au NPs灵敏性及均一性表征 | 第36-37页 |
2.3.3 不同拉曼标签的SERRS性能探究 | 第37-40页 |
2.3.4 功能化基底的表征和条件优化 | 第40-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第3章 Fe-NTA功能化基底对儿茶酚胺的SERRS检测及定量分析 | 第47-65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8页 |
3.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 第48-49页 |
3.2.3 实验测试仪器 | 第49页 |
3.2.4 PVP稳定的金纳米粒子(PVP-Au NPs)的合成 | 第49页 |
3.2.5 紫外样品的制备 | 第49页 |
3.2.6 SERRS功能化基底的制备 | 第49页 |
3.2.7 血清的前处理过程 | 第49-5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0-60页 |
3.3.1 儿茶酚胺单一组分检测 | 第50-52页 |
3.3.2 儿茶酚胺多组分检测 | 第52-53页 |
3.3.3 血清中儿茶酚胺的检测 | 第53-56页 |
3.3.4 儿茶酚胺的定量检测 | 第56-59页 |
3.3.5 功能化基底与待测物间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59-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第4章 复合Fe_3O_4/Au活性基底对生物体液中多巴胺的SERS检测 | 第65-81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6-68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66页 |
4.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 第66页 |
4.2.3 实验测试仪器 | 第66页 |
4.2.4 磁性颗粒Fe_3O_4的合成及表面处理 | 第66-67页 |
4.2.5 Au NPs的合成 | 第67页 |
4.2.6 复合Fe_3O_4/Au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67页 |
4.2.7 紫外样品的制备 | 第67-68页 |
4.2.8 血清的前处理 | 第68页 |
4.2.9 SERS基底的制备 | 第6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8-76页 |
4.3.1 材料的表征 | 第68-70页 |
4.3.2 SERS基底灵敏性和稳定性表征 | 第70-71页 |
4.3.3 紫外光谱与不同激光条件下SERS性能探究 | 第71-72页 |
4.3.4 SERS增强机理的探究 | 第72-73页 |
4.3.5 pH值对DA在基底上吸附性能影响的探究 | 第73-74页 |
4.3.6 血清中DA的检测 | 第74-75页 |
4.3.7 组织液中DA的检测 | 第75-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