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走行部分论文

擦伤对车轮材料磨损及滚动接触疲劳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铁路发展背景第11-12页
    1.2 车轮踏面擦伤概论第12-14页
        1.2.1 车轮擦伤定义及分类第12-13页
        1.2.2 车轮擦伤成因第13-14页
        1.2.3 车轮擦伤的危害第14页
    1.3 轮轨白层概述第14-16页
        1.3.1 轮轨白层定义及特征第15页
        1.3.2 轮轨白层成因及机理第15-16页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6-18页
        1.4.1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4.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试验简介第18-27页
    2.1 试验装置概述第18-20页
        2.1.1 JD-1轮轨模拟试验机第18-19页
        2.1.2 磁粉制动器第19-20页
    2.2 模拟试验第20-24页
        2.2.1 试验模拟准则第20-22页
        2.2.2 试验材料选择第22页
        2.2.3 试验参数确定第22-24页
    2.3 试验主要工作第24-27页
        2.3.1 试样制备第24-25页
        2.3.2 试验步骤第25-26页
        2.3.3 试验取样第26-27页
第3章 擦伤情况下车轮磨损及滚动接触疲劳行为第27-41页
    3.1 磨损及表面损伤特性第27-32页
        3.1.1 磨损量第27-28页
        3.1.2 表面硬度第28-29页
        3.1.3 表面形貌第29-32页
    3.2 滚动接触疲劳特性第32-36页
        3.2.1 塑性变形与白层第32-33页
        3.2.2 剖面损伤第33-36页
    3.3 擦伤区白层分析第36-38页
        3.3.1 剖面硬度第36-37页
        3.3.2 XRD成分第37-38页
    3.4 擦伤在车轮运行中的演变行为第38-40页
        3.4.1 擦伤区轮廓演变第38-39页
        3.4.2 擦伤演变机理图第39-40页
    3.5 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不同参数擦伤对车轮磨损及滚动接触疲劳影响第41-60页
    4.1 不同制动速度擦伤对车轮磨损及滚动接触疲劳影响第41-47页
        4.1.1 磨损量第41-42页
        4.1.2 表面硬度第42页
        4.1.3 表面形貌第42-44页
        4.1.4 塑性变形与白层第44-45页
        4.1.5 剖面损伤分析第45-47页
    4.2 不同制动时间擦伤对车轮磨损及滚动接触疲劳影响第47-53页
        4.2.1 磨损量第47-48页
        4.2.2 表面硬度第48页
        4.2.3 表面形貌第48-50页
        4.2.4 塑性变形与白层第50-51页
        4.2.5 剖面损伤分析第51-53页
    4.3 不同车轮材料擦伤对车轮磨损及滚动接触疲劳影响第53-59页
        4.3.1 磨损量第53-54页
        4.3.2 表面硬度第54页
        4.3.3 表面形貌第54-56页
        4.3.4 塑性变形与白层第56-57页
        4.3.5 剖面损伤分析第57-59页
    4.4 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车轮擦伤区温度有限元分析第60-68页
    5.1 擦伤区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第60页
    5.2 擦伤区仿真参数及模型建立第60-64页
    5.3 不同参数擦伤区温度场分析第64-66页
    5.4 擦伤区温度变化分析第66-67页
    5.5 小结第67-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宁地区泥岩微组构特征与膨胀特性研究
下一篇:高温超导磁悬浮动态特性研究及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