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里的公共德性观探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6页 |
第一章 马基雅维里公共德性观产生背景 | 第16-25页 |
第一节 马基雅维里公共德性观产生的现实因素 | 第16-21页 |
一、动荡的大环境 | 第16-18页 |
二、马基雅维里生平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 | 第18-21页 |
第二节 马基雅维里公共德性观的历史渊源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马基雅维里的公共德性观 | 第25-40页 |
第一节 公共德性内涵 | 第25-30页 |
一、德性与公共德性 | 第25-27页 |
二、公共德性的维度 | 第27-28页 |
三、公共德性思想中的“恶”手段 | 第28-30页 |
第二节 马基雅维里的公共德性观主要内容 | 第30-38页 |
一、国家至善的善恶变迁 | 第30-32页 |
二、保全国家的手段无善恶 | 第32-34页 |
三、个人德性与公共德性的分离 | 第34-36页 |
四、爱国是最大的善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马基雅维里公共德性观评析 | 第40-50页 |
第一节 马基雅维里公共德性观的进步性 | 第40-42页 |
一、突破基督教伦理框架 | 第40-41页 |
二、无限忠诚于国家 | 第41-42页 |
第二节 马基雅维里公共德性观的局限性 | 第42-45页 |
一、“脏手”思想的局限 | 第42-43页 |
二、对个人德性的认识的矛盾 | 第43-45页 |
第三节 马基雅维里公共德性观的历史影响 | 第45-47页 |
第四节 马基雅维里公共德性观的现代性启示 | 第47-49页 |
一、关于国家暴力的正当性 | 第47-48页 |
二、对现代公民公共德性的启示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