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0.2.1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页 |
0.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0.3 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0.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页 |
0.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4.1 文献分析 | 第14页 |
0.4.2 个案分析 | 第14-15页 |
1 自媒体赋权失控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5-25页 |
1.1 赋权 | 第15-17页 |
1.1.1 “权”之所指 | 第15页 |
1.1.2 “赋权”的概念 | 第15-17页 |
1.2 传播赋权 | 第17-20页 |
1.2.1 传播赋权的模式 | 第18-19页 |
1.2.2 传播赋权的途径 | 第19-20页 |
1.3 自媒体赋权的界定 | 第20-22页 |
1.3.1 自媒体 | 第20-21页 |
1.3.2 自媒体赋权 | 第21-22页 |
1.4 自媒体赋权失控的界定 | 第22-25页 |
1.4.1 自媒体赋权的控制机制 | 第22-24页 |
1.4.2 自媒体赋权失控 | 第24-25页 |
2 自媒体赋权的失控表现 | 第25-36页 |
2.1 微博谣言的易发与肆溢 | 第25-26页 |
2.2 微博谩骂及论坛骂战的易发 | 第26-27页 |
2.3 智能手机普及致使公民隐私过度曝光 | 第27-29页 |
2.4 人肉搜索呈现非理性化并且滋生网络暴力 | 第29-30页 |
2.5 有悖公序良俗的恶搞行为大肆横行 | 第30-31页 |
2.6 集体热衷“审丑”的怪现象 | 第31-33页 |
2.7 色情信息网络疯传的新形式 | 第33-34页 |
2.8 病态炫富与无尺度的张扬并行 | 第34-36页 |
3 自媒体赋权失控的原因解读 | 第36-43页 |
3.1 公众不合理的权能利用 | 第36-37页 |
3.2 自媒体高度的传播分权 | 第37-38页 |
3.3 自媒体强大的消解力量 | 第38-40页 |
3.3.1 消解与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 | 第38-39页 |
3.3.2 消解群体或组织之间的界限 | 第39页 |
3.3.3 消解传、受双方之间的界限 | 第39-40页 |
3.4 自媒体无条件的“准入” | 第40页 |
3.5 自媒体可控的身份隐匿 | 第40-41页 |
3.6 自媒体超强的实时传播 | 第41-42页 |
3.7 自媒体弱化的“把关”机制 | 第42-43页 |
4 自媒体赋权失控的相关思考 | 第43-49页 |
4.1 对自媒体赋权过大的思考 | 第43-45页 |
4.2 对自媒体赋权管控的建议 | 第45-49页 |
4.2.1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 第45-46页 |
4.2.2 优化自媒体增权渠道,发挥不同平台的资源优势 | 第46-47页 |
4.2.3 增加自媒体把关力度,净化自媒体赋权环境 | 第47页 |
4.2.4 完善网络传播法规,规范自媒体传播行为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