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背景下的传统复兴与刻写研究--基于贵州黔东南地区四村寨的讨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文献梳理 | 第10-15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5-19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19-22页 |
2 旅游背景下的传统复兴 | 第22-32页 |
2.1 重大节日的复兴--以吃新节为例 | 第23-24页 |
2.2 传统生活方式的重现 | 第24-26页 |
2.3 涂色的“吊脚楼” | 第26-28页 |
2.4 村寨传统权威的重现 | 第28-29页 |
2.5 小结:“互视”的复兴 | 第29-32页 |
3 旅游背景下以传统为向度的刻写 | 第32-42页 |
3.1 采借传统式的刻写 | 第33-34页 |
3.2 旅游下的好客“刻写” | 第34-36页 |
3.3 服饰的刻写 | 第36-38页 |
3.4 有关“苗王”的刻写 | 第38-39页 |
3.5 小结 | 第39-42页 |
4 旅游背景下以现代为向度的刻写 | 第42-50页 |
4.1 旅游服务中的现代刻写 | 第42-44页 |
4.2 卫生上的现代刻写 | 第44-46页 |
4.3 社会管理上的现代刻写 | 第46-47页 |
4.4 传统歌舞形式上的现代刻写 | 第47-48页 |
4.5 小结 | 第48-5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0-54页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5.2 讨论 | 第51-53页 |
5.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一 | 第58-61页 |
附录二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