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命题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6页 |
1.3.1 一般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11-13页 |
1.3.2 一般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13-14页 |
1.3.3 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14-15页 |
1.3.4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15页 |
1.3.5 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企业绩效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4 研究路线及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路线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第19-25页 |
2.1 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3页 |
2.1.1 股权结构的界定 | 第19-20页 |
2.1.2 治理结构的界定 | 第20-21页 |
2.1.3 企业绩效的界定 | 第21-23页 |
2.2 公司治理理论简述 | 第23-25页 |
2.2.1 两权分离理论 | 第23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2.2.3 管家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5-29页 |
3.1 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25-26页 |
3.1.1 家族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25-26页 |
3.1.2 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26页 |
3.2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26-29页 |
3.2.1 董事会当中家族成员的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26-27页 |
3.2.2 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27页 |
3.2.3 家族力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29-36页 |
4.1 样本数据源的选取 | 第29页 |
4.2 变量的定义与阐释 | 第29-35页 |
4.2.1 被解释变量的定义与计算 | 第29-33页 |
4.2.2 解释变量的定义与计算 | 第33-34页 |
4.2.3 控制变量的定义 | 第34-35页 |
4.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现状描述与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45页 |
5.1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5.2 创业板市场上的家族企业的描述性统计 | 第37-39页 |
5.3 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5.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5.4.1 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5.4.2 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5.4.3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42-44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第45-4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6.2 政策性建议 | 第46-47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