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硫化镉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第10-14页
        1.2.1 半导体简介第10页
        1.2.2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原理第10-11页
        1.2.3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过程第11-12页
        1.2.4 影响光催化剂性能的因素第12-14页
    1.3 助催化剂在光催化分解水中的应用第14-17页
        1.3.1 助催化剂第14页
        1.3.2 影响助催化剂性能的因素第14-15页
        1.3.3 助催化剂的种类第15-17页
    1.4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Pt-CdS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20页
    2.2 实验部分第20-22页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0页
        2.2.2 样品的制备第20-21页
        2.2.3 样品的基本表征第21-22页
        2.2.4 光催化测试第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28页
        2.3.1 CdS和Pt-CdS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2-23页
        2.3.2 CdS和Pt-CdS催化剂的透射电镜(TEM)分析第23-24页
        2.3.3 CdS和Pt-CdS催化剂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第24-25页
        2.3.4 CdS和Pt-CdS催化剂的光致发光(PL)光谱分析第25页
        2.3.5 CdS和Pt-CdS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5-26页
        2.3.6 Pt-CdS催化剂的产氢性能测试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MoS_2-CdS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第29-36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0页
        3.2.2 样品的制备第30页
        3.2.3 样品的基本表征第30-31页
        3.2.4 光催化测试第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34页
        3.3.1 CdS和MoS_2-CdS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1页
        3.3.2 CdS和MoS_2-CdS催化剂的透射电镜(TEM)分析第31-32页
        3.3.3 CdS和MoS_2-CdS催化剂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第32-33页
        3.3.4 CdS和MoS_2-CdS催化剂的产氢性能测试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丙烯酰胺-g-C_3N_4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第36-43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实验部分第36-37页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6-37页
        4.2.2 样品的制备第37页
        4.2.3 样品的基本表征第37页
        4.2.4 光催化测试第3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7-42页
        4.3.1 g-C_3N_4和CN-AM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7-38页
        4.3.2 g-C_3N_4和CN-AM催化剂的透射电镜(TEM)分析第38-39页
        4.3.3 g-C_3N_4和CN-AM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9页
        4.3.4 g-C_3N_4和CN-AM催化剂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第39-40页
        4.3.5 g-C_3N_4和CN-AM催化剂的光致发光光谱(PL)分析第40页
        4.3.6 g-C_3N_4和CN-AM催化剂的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第40-41页
        4.3.7 CN-AM-X催化剂的产氢性能测试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晶玻璃方孔的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基材料对有害气体可控吸附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