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3-39页 |
1.1 费米气体 | 第23-27页 |
1.2 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 | 第27-30页 |
1.3 超冷原子气体和腔QED的结合 | 第30-38页 |
1.3.1 BEC和腔QED的结合系统 | 第30-36页 |
1.3.2 简并费米气体和腔QED的结合系统 | 第36-38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38-39页 |
第二章 费米~6Li原子的冷却和量子简并 | 第39-57页 |
2.1 ~6Li原子MOT的实现 | 第39-49页 |
2.1.1 真空系统 | 第39-41页 |
2.1.2 磁场系统 | 第41-43页 |
2.1.3 671nm激光系统 | 第43-46页 |
2.1.4 ~6LiMOT的实现 | 第46-49页 |
2.2 单束光的大功率偶极俘获 | 第49-50页 |
2.3 Feshbach共振原理 | 第50-52页 |
2.4 蒸发冷却 | 第52-53页 |
2.5 量子简并气体的实现 | 第53-5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高精细度光学腔 | 第57-82页 |
3.1 光学FP腔的基本理论 | 第57-62页 |
3.1.1 FP腔的透射和反射谱 | 第57-59页 |
3.1.2 自由光谱区、线宽、精细度 | 第59-61页 |
3.1.3 腔增强效应 | 第61-62页 |
3.2 光学FP腔的搭建 | 第62-65页 |
3.2.1 FP腔的制作 | 第62-65页 |
3.2.2 FP腔的隔震 | 第65页 |
3.3 实验光学腔的参数测量 | 第65-67页 |
3.3.1 模式匹配 | 第65-67页 |
3.3.2 腔长和线宽的测量 | 第67页 |
3.4 频率链锁定 | 第67-73页 |
3.4.1 MOPA激光器 | 第68页 |
3.4.2 EOM和误差信号 | 第68-71页 |
3.4.3 高压系统 | 第71页 |
3.4.4 锁定回路 | 第71-73页 |
3.5 光学腔内波包的传播动力学 | 第73-81页 |
3.5.1 相关背景介绍 | 第73-74页 |
3.5.2 理论计算 | 第74-75页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5-80页 |
3.5.4 小结 | 第80-8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四章 简并费米气体和腔QED系统 | 第82-102页 |
4.1 简并费米气体和腔QED系统的实现 | 第82-86页 |
4.1.1 光学腔内光场的激光系统 | 第82-83页 |
4.1.2 原子的绝热转移 | 第83-84页 |
4.1.3 光学腔中费米气体的基本性质 | 第84-86页 |
4.2 简并的~6Li费米气体的真空拉比分裂 | 第86-99页 |
4.2.1 强耦合的CQED系统 | 第87-88页 |
4.2.2 ~6Li原子的塞曼能级分裂 | 第88-91页 |
4.2.3 实验装置 | 第91-93页 |
4.2.4 ~6Li原子D1线的真空拉比探测 | 第93-95页 |
4.2.5 ~6Li原子D2线的真空拉比探测 | 第95-99页 |
4.3 光学腔内~6Li费米气体的超辐射现象 | 第99-101页 |
4.3.1 自由空间中费米简并气体沿泵浦场方向的动量分布 | 第99-100页 |
4.3.2 光学腔内费米气体的超辐射现象 | 第100-10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五章 三光子光谱和时间非对称在强耦合腔极子系统中的全光控制 | 第102-110页 |
5.1 背景介绍 | 第102-103页 |
5.2 理论研究结果 | 第103-10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5页 |
发表文章章目录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